我国从2006年9月13日颁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大政方针以来,至今已有10个年头。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主题具体涉及“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等相关的内容。而在这些内容之中,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主要手段。值此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解读,指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亟须“走出去”的文学地域性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涵盖“中国文化”研究(即选材研究、文化专门领域研究、文化现象研究)、“走”研究(即译者模式、翻译方式、翻译过程、传播方式、交际手段、宣传策划、传播机制等方式的研究)和“出去”或“走出去”研究(即宣传效果、传播效果、接受效果、提升效果、市场效果、异化和归化效果等结果的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等思想一脉相承。“中国故事”和“中国特色”属于内容研究,“讲”和“阐释”属于方式研究,两个“好”属于效果研究。当然,效果还要分为整体传播效果(译外效果)和翻译过程中怎样“讲好”、“阐释好”本身叙事效果(译内效果)等。 谈“中国文化”,主要是谈中国的地域性。所谓文学的地域性,周作人曾说,“我相信强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世界的文学的一个重大成分。”(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认为,“地域性本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而且受到乡土作家的相当重视;他们利用某一地方的特点,如地方方言等,来强调和形容某一个地方的独特性。”(《葛浩文文集》)他还承认,“几乎在所有我们讨论过的作品中,最初吸引读者共鸣的不外是民族主义的主题,但是构成其长久吸引力的却是它们的乡土色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乡土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地域性的一个强有力的表征,而针对乡土文学的英译实践批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正好对应了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国家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