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生活是文艺的惟一源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符合唯物史观,是文艺创作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必然选择。 作家获取创作素材、激发创作激情和灵感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于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来说,社会生活是其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的源泉,一切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作家,更是自觉地将个人的艺术追求,融汇到人民利益、民族命运和时代精神的主题之中。这可以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发展的艺术实践和历史轨迹中得到充分的说明。 当代文学获得深厚的思想内涵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思想的贫瘠、平庸和媚俗,是制约文学发展的瓶颈。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只能来自于直面现实矛盾和时代主题,来自对人的具体的情感方式和生存方式的观察和发现,来自对历史具体性、对事物特殊性的认知。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辟了当代文学实现艺术创新的广阔道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创造新生活的生动实践,他们伴随着时代变革所经历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的深刻嬗变,为作家开辟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新的经验,也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故事、新的人物和新的主题。同时,任何艺术形式的创新,包括体裁样式、叙事方式、语言方式和结构形式的创新,文学接受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也只能在社会现实、时代生活以及社会审美意识的变革中得到解释。 谈到深入生活,有一种质疑的声音认为:每个人都在生活当中,没有必要再提“深入生活”。的确,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换言之,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没有谁可以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而生存。但恰恰因为这样,不同的现实关系、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政治立场、经济利益和文化背景,往往也限制了人的审美视野。强调深入生活,其本质意义是要求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是要求努力超越个人审美视野的局限,去了解和熟悉人民的情感、意志和喜怒哀乐,跳出一己悲欢,超越杯水风波,“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以自己的声音为苍生代言。 必须强调的是,“人民的欢乐”、“人民的忧患”,绝非空洞的口号和抽象的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正是从这些“一个一个具体的人”身上,作家才能体验民族情感、感受时代精神,获得对于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感悟。作家的任务是通过独特的艺术形象创造,去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悟。这是两个彼此不同又紧密关联的艺术个性化过程,它需要从“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开始,归结于一个一个独特的文学形象创造。 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刻与否,取决于它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人的情感需求,在何种程度上切入了当代人所面对的生存困境,在何种程度上回答了当代人关注的时代主题。而一切形式和技巧,只有在获得真实的情感内涵的支撑时,才是充满生命力的,才是美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