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以文学作品讴歌生态文明(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杰 参加讨论

    文学不是数据化展示
    近年来,生态文学创作领域不断扩大。学者认为,生态文学不能因为重视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评,便忽略了生态文学应有的文学魅力。
    在夏光武看来,偏重生态或是偏重文学都会成效不彰,甚或引起他人的不解。文学不是数据化的展示,在生态与文学之间做好拿捏取舍,让形形色色的读者接受并了解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这是生态作家应尽的职责。
    在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王晓华看来,有一些作者往往使用过多的篇幅介绍相应的生态学常识,以至于造成了文本结构的不平衡。但中国作家已经开始寻求知识普及和文本创新之间的平衡。对此,我们不必过于忧虑。
    张晓琴表示,当前生态文学创作中的确有一些重生态轻文学的作品,但它们绝对不是当前生态文学创作的主流。她表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生态文学作家的创作逐渐进入一种自觉状态,其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在她看来,生态文学作家揭示生态危机,深入思考生态危机与文明的关系,同时呈现出真正的自然写作气质,生态文学作家将自己的心身融于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批评深化美学建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生态小说、生态诗歌、生态散文已初具规模。王晓华认为,与此同时,生态批评的成果也已蔚为大观,正在深化为生态美学的建构。
    在夏光武看来,一部好的、发人深省的生态作品,不仅能够看到现在的现象,还能预见未来的问题。张晓琴表示,生态的内涵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伦理建构、人与自我的伦理建构。文学是人学,更应该是建筑在生态整体主义基础上的人学,在这个意义上看,生态文学的道路是广阔的。
    王晓华认为,“生态批评者应进行理性、全面的剖析和反思,生态文学创作必须顺应作家心灵的内在冲动。”在他看来,加强这两个领域的对话并非难题。在中国生态文学的主题公园中,批评家和创作者的聚会每天都在发生,心灵上的深层交流正在展示潜移默化的力量。
    刘蓓认为,中国有很多宝贵的生态思想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学传统,如果能在提高自觉的生态文学意识、拓展题材视野、加强思想深度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将极大地推进中国生态文学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