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刘雅琼:亲爱的奥斯丁,世人误解了你两百年(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刘雅琼 参加讨论

    现在我们读到奥斯丁的生平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就是“终身未婚”和“热爱写作”。甚至就某种意义而言,“终身未婚”比“热爱写作”这一信息更容易令人津津乐道。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我们在提取这一信息时,我们已然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去体察,我们很容易忘记奥斯丁真正的成长背景:奥斯丁并非出生于一波又一波女权运动之后的今天,而是两百年前——一个启蒙运动余温犹在、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一个旧世界尚未瓦解、新思想已然萌动的时代。只有当我们把奥斯丁重置于18世纪的英国,我们才会对“终身未婚”与“热爱写作”之间的关联及碰撞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终身未婚”是对于奥斯丁的生活状态所做出的描述;“热爱写作”则是对于奥斯丁的职业状态所做出的描述。在今天,“终身未婚”也许不算罪过,“热爱写作”也不过是一种兴趣而已。但是在18世纪的英国,“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统治着整个社会。正如奥斯丁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当时主流社会的观点是:一位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职业”应当是寻觅良婿、操持家庭;女性从事职业赚取薪金,反而是其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困窘的标志。因此,女性不仅不应当“终身未婚”,更不应当“热爱写作”。联系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奥斯丁不仅不是拘谨守旧的英国淑女,而且是超越时代的叛逆者。
    当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去读奥斯丁的生平时,奥斯丁的形象再不是一个活泼无虑的少女了,而是一位努力突破社会桎梏、寻找安身立命之地的女性。
    从奥斯丁的小说中看,字里行间处处是幽默、欢笑,故事的结局也总是皆大欢喜,让人不禁以为奥斯丁一生过得清淡,大概不是多快乐,但也不该多么不快乐。事实并非如此。奥斯丁出生于1775年12月16日,射手座。奥斯丁的确有她射手座的一面。她喜欢唱歌跳舞,喜欢调侃,喜欢东游西逛交朋友,为人热情,并不似当今高冷、有“腔调”的文艺女青年。是的,如果在今天,奥斯丁应该是一位热爱广场舞和“黑暗料理”的文艺女青年。就是这位文艺女青年,当别人在楼下准备午饭的时候,独自躲在房间写作,门坏了也不修,因为这样的话,一来人,门吱吱呀呀,她就可以把稿件藏起来了。对于奥斯丁来说,写小说一定是一件很令人害羞的事情。
    除了写作,奥斯丁经常在各场舞会的圈子流连忘返,一场都不肯耽误。在这一点上,奥斯丁应当与《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克劳福德小姐略有几分相似之处,她甚至被当时的邻人嘲笑说是“butterfly”(花蝴蝶)。当然,奥斯丁若果真只是热衷于跳舞调情,倒也无妨,挑选一位如意郎君当不是什么难事,而后生儿育女,该是幸福美满。只可惜,奥斯丁的性格可能更接近《劝导》中的安妮,有着超乎时代的清醒。如果让奥斯丁只是为结婚而结婚,她做不到;而爱情,从来都是奢侈品,可遇不可求。在《爱玛》中,当哈蕊丽特和爱玛谈论到婚姻时,爱玛明确地表明自己没有“一般女人们要结婚的动机”:“财富,我不需要;职业,我不需要;地位,我不需要”,并且她清楚地知道,单身女子之所以受人轻视,并非因为单身,而是因为贫困。爱玛的这番话不啻为18世纪英国女性的独立宣言,也一定反映了奥斯丁真实的心声。只可惜,奥斯丁本人恰恰就是贫困的单身女性,选择单身在一定程度上即意味着选择贫困;更何况,奥斯丁如此聪慧,对支配社会运转的规则、对女性的命运清楚至极,她完全可以选择富庶和舒适;但她仍然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写作、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这样看来,奥斯丁本人的生活很难称得上是无忧无虑的快乐,而是一种重压之下的优雅,而她在小说中设计的完满结局,也更像是她对于心灵聪慧的女主人公的一种愿望和祝福。
    在生命的最后11年间,生活的动荡让奥斯丁愈加深切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奈。曾经天真烂漫的调侃和嘲讽,此时渐渐沉淀成对生命的沉重思考;写作从少女式的轻曼风格,转变成了成熟而略显忧伤的笔触
    好在奥斯丁在自己的家庭中获得了足够的爱与宽容。奥斯丁的家族虽然不算贵族,却也是书香门第。奥斯丁的父亲、兄长,都毕业于牛津或者剑桥,其家中拥有几百册的藏书。奥斯丁年少时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好的文学启蒙教育,也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涉足文学创作。奥斯丁经常构思一些短小的故事、谜语,在家中朗读,供人娱乐。在奥斯丁十三四岁的时候,她的两位哥哥在牛津读书。他们办了一份刊物叫Loiterer,刊物中刊载的大多是政治、哲学等事件。有一次该刊刊载了一封读者来信,署名为Sophie Sentment,信的内容大体如下:
    “当我初次读到贵刊的文章时,我欣喜不已。但是,阁下,我认为这是我读过最愚蠢的作品……八期报纸中,居然没有任何关涉爱情的故事……没有爱情,没有女士……谨祝您永葆单身,谨祝您有一个嫁不出去的妹妹,永不迈出您的家门。”
    据考证,这封信恰恰是奥斯丁写的,而“你们的妹妹”,恰好就是奥斯丁本人和她的姐姐,而她们最终都终身未婚。这个十三四岁天真烂漫的女孩子,未曾料到自己无心的调侃竟然一语成谶。命运的诡谲之处,真是超乎人的想象。
    这个家庭中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奥斯丁的哥哥乔治天生有疾病,在很多奥斯丁的传记里,都很少提及这个哥哥。这位哥哥当时给奥斯丁的家庭带来多少打击,自然无需多言。此外,奥斯丁家族的一位亲戚,因为被嫌疑偷盗,官司打了几个月,也给这个家族带来一些忧虑和不安。而给奥斯丁本人带来最大打击的,是她父亲的离世。
    1801年,奥斯丁的父亲决定搬家到巴斯。正是在巴斯,奥斯丁经历了失恋的痛,也经历了丧父的痛。在《劝导》中,安妮一直说自己很讨厌巴斯,她拖延辗转,不愿意搬到巴斯。安妮对巴斯的复杂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奥斯丁本人对巴斯的复杂情感。据推测,奥斯丁在巴斯可能遇到了一位青年牧师,而这位牧师却不幸离世了。奥斯丁的姐姐卡桑德拉后来出于保护奥斯丁隐私的考虑销毁这一时期的通信,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奥斯丁在这一时期有一些感情波动。如果事件属实,这应当是奥斯丁生命中很认真的一段爱情。1805年,奥斯丁的父亲在巴斯去世。这给奥斯丁带来的打击是不可限量的。从情感层面而言,奥斯丁自然遭受了巨大的痛楚;从现实层面考虑,在当时的财产制度下,奥斯丁父亲去世的直接后果便是母女三人流离失所,无处可归。在《理智与情感》的开头,达什伍德母女四人无家可归,这与奥斯丁母女反复搬家的情景非常相似。值得一提的是,《理智与情感》的初稿写成于1795年,彼时奥斯丁并未亲身经历丧父、搬家等事件,但其写作笔触之真实、情感之真挚,反映出奥斯丁写作的动机并非记录“街坊的八卦趣闻”,而是展现“请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的生命体验——奥斯丁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不同的人在遭遇困境时的心理体验,这是奥斯丁作为作家的伟大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