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家应有更强的文体意识 当然,研究资本逻辑并不意味着,文艺评论当臣服于资本的强力。尽管眼下面临的严峻现实是,是粉丝经济,而不是文艺评论在左右市场。评论家戴清表示,媒介与资本合力造就了粉丝经济,众粉丝以强大情感情绪审美趣味支撑文化消费,与之伴生的是,IP和小鲜肉高片酬现象。这种畸形消费行为,再加上腐女趣味及其审美偏好已经成为媒介融合生态中的新常态。 由此可见,垄断者才是最有价值的新媒体。以戴清的观察,曾经的“内容为王”、“渠道、平台为王”已演变为“垄断为王”。在这样的生态下,文艺评论面临怎样的尴尬处境就可想而知了。“第一,文艺评论不在制播营销全产业链中;第二,它局限于学术体制和轨道中。文艺评论的边缘处境,决定了它要发出声音,就得走向极端化、微小化,以及形式大于内容的文章批量产出。” 更重要的是,文艺评论的整体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论家李超德注意到,面对网络媒体,人们的历史感似乎正在消融,扑面而来的是适时的信息,夹杂着功利主义、民粹主义的非理性言论取代客观的学术评价。“当艺术评论涉及的某一事件、新闻、人物,乃至学术问题置于公共网络平台以后,由于参与者自身综合素养、阅历的不同,发表的言论有时就超乎于道德的制约,引起了一定范围内的公共道德、相互信任和媒介融合的生态危机。” 文艺评论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其理性要求以及学术性、专业性要求背道而驰。在李超德看来,数字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道德自律是净化互联网时代艺术评论传播空气的首要议题。互联网传播与表达的随意性,突显文化品德的重要性。戴清则注意到眼下高校院线的铺设,给了艺术影视剧或小制作一定的空间。高校院线对年轻观众群体趣味的长久培养,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畸形消费主义,毕竟小众粉丝也可以形成比较精致的、文艺的趣味。 新媒体给文艺评论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但要是把很多问题都归结为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在评论家夏烈看来是一种误读。因为文艺评论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夏烈表示,统观1990年代前后批评家的批评观,就能读到诸如商业冲击、失语危机等诸多针对文艺评论的批评。文艺评论边缘化,也并非新媒体所致,而是肇始于1990年代呈现的“退回书斋”的倾向,在进一步扎紧高校学科思维下的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时,也有意无意地阉割了文艺评论的多样性。“因此,作为融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家,首先要对互联网加以哲学性省视,在理论上解决文艺评论的原动力问题,重建批评家的自我批评意识,重建文艺评论的信用。” 虽然传统文艺评论与网络的融合趋势是自觉的、必然的,但以李清霞的观察,这种融合目前看还是一种浅层次的,形式上的所谓融合。在她看来,融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家当有更强的文体意识,主动接纳网络语言和话语模式,探索既具有学理性与美学内涵,又容易被普通受众接受和喜爱的文艺评论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