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学写作与深入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金赫楠 参加讨论

    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写作同样需要深入生活,阶段性地进入和沉潜在别人、别处的生活里,在异己的、陌生的经历和经验中,让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体系、审美惯性去遭遇冲撞和摇晃,甚至是粉碎性的,然后再次整合与重建,获得对生活、对人、对文学更深刻与广阔的理解和认识,获得对作品、人物更深入肌理、更具代入感的赏鉴与评析。
    纸上得来终须浅。关于文学与生活,更深刻、更走心的体会和感悟,来自我自己最近一段“定点深入生活”的经历。
    2016年下半年,我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到石家庄附近的某个村去“深入生活”。在这之前,作为一个文学从业者,“深入生活”几乎是最熟悉、经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生活与文学”的关系更是自己写评论文章常常用到的背景或角度。但其实,我似乎对“深入生活”又并没有一个真正清晰而深入的认识,甚至还隐约有疑惑——当我们特意地“生活在别处”,当我们反复强调对异己、陌生的他者的生活与人生的“深入”与“体会”,最终这些又会如何有效地作用在自己的文学写作当中?
    我想要写一部关于当下乡村中“80后”、“90后”女性婚恋现状的非虚构作品,需要到乡村里去生活一段时间,进行大量的采访和资料收集。当我拎着行李来到那个村子的时候,信心满满,之前做了自认为很充分的案头功课,读了很多女性文学、女性问题以及乡土研究的书籍和文章,列了采访进度和写作计划。后来回想,其实我在“深入”那段“生活”之前,我对即将进入的生活与人群已经有了预判和预设,凭着自己的阅读和想象,凭着各种间接经验,而到村里去,似乎主要是为了获取素材,更是为了印证我的那些预设与预判。而这个起点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当然,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当时并无察觉。
    很快我就发现,事情远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获得故事倒是容易的,关于当地青年女性的婚恋情况,无论是当地妇联提供的大量案例,还是徘徊在村里人们茶余饭后家长里短中的种种议论甚至八卦,我确实收集到很多故事,各种形态,“走婚”、“村里盖房,城里买楼”、“婚前押金”等等,这些都是在我的认知和生活图景中从未目睹和听说过的,面对这些,我总忍不住发出“无法理解”“无法相信”的感慨与喟叹。而当我想要把这些足够离奇、典型的故事变成非虚构写作的一部分,我发现困难来了,故事变成文学情节,故事中的女人们变成文学人物,我缺少一个灵魂性的东西——我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我不知道怎样和人物相互代入彼此经验和精神,怎样把那些远在自己人生图景之外的经验和命运变成自己内在的一部分,我似乎很难进入事件的内部机理和人物的精神深处。这时候我发现,自己在书房里准备的女权主义、女性文学的套路,自以为自洽的理论,在乡村女性实际的生存生活现状面前,不怎么派得上用场,甚至很有点失效和失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