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徐则臣:写小说是一门科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天津日报 何玉新 参加讨论

    ● 创造一种独特的结构方式
    记者:您不是网络作家,但的确又身处这个网络时代,这对您的写作有哪些启发或者影响?
    徐则臣:我在写《耶路撒冷》的时候意识到,长篇小说的结构和作家对现实的认识有某种同构性。过去的长篇小说,一个故事从头讲到底,时间跨度很长。在网络时代,一件事发生后,它的前因后果并不是像过去那样一点点变成一个漫长的故事,而是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很多结果。这种历时性如此之短,反而让人有了共时性的感觉,显得像是在同一时间里发生。比如说,美国发生了一次枪击事件,如果在几十年前,枪响后,美国的报纸先报道,然后消息传到加拿大,传到俄罗斯,传到中国,我们知道了这件事,这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但在网络时代,美国一声枪响,世界各地便会迅速作出反应。如果用小说的形式来处理这样的事件,如何在小说中获得共时性结构?长篇小说是可以做到的,有足够的篇幅去辗转腾挪,把事件通过一定的结构呈现出来,小说跟现实之间作出某种同构的处理。
    记者:这种对世界的认知方法或小说的结构方法,过去有没有作家尝试过?
    徐则臣:没有。因为我们过去没遇到这样一个时代,过去的长篇小说都是历时性的,没有面临我们现在这样一个共时性的现实。
    记者:整部长篇小说,都聚焦在同一个时间点上?
    徐则臣:当然还会有其他的,但整体是这样的结构。一个小说在处理共时性人物时,可以在它自身的绝对时间里呈现共时性特点,但还有一个相对时间。举例说,今天咱俩在这儿,现在是10点50分,我们处在这个时间点上,但涉及到每个人,我们在各自的坐标上有各自的线索,可以有一条纵线。再举个例子,一颗石子落到水里,有涟漪涌向四面八方,在同时描述这些涟漪时,它们之间就是共时性的关系。过去我们的小说是单向度的,虽然打算描写共时性的问题,但每条线呈现的又是历时性的。我在《耶路撒冷》里用的就是这种结构,之前别人的小说好像真的没有过。看起来好像是分开来叙述,实际是不一样的。
    记者:写长篇小说最困难的还是结构。
    徐则臣:小说的结构说到底是处理时间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没法写。评论家和读者会从社会、历史、人性等层面来解说小说,但对作家来说,结构才是根本,其他的都好解决。我读一篇小说,更关心作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
    记者:您喜欢长篇还是短篇?
    徐则臣:写长篇小说需要对整个世界,对一个漫长的时间作出宏观的、整体性的考量,这样的文体有利于作家在大的尺度内呈现出对艺术、对生活、对世界整体的想法,最大限度地容纳作家对世界的独特思考。而一朵花、一棵树,生活中的一点小事都可以写成短篇,写短篇小说要求动用全部能力,在很短的尺度内把十八般武艺迅速过一遍,就跟武术中的梅花桩一样,限制越大,激发出的艺术能量越大。写短篇对作家整个的竞技状态,对小说语言叙述的结构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的确短,所以会考虑到语言的精粹、叙述的简洁、结构的巧妙、讲故事的方法,精神一懈怠下来短篇小说肯定写不好。写作也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总要不停地保持感觉。我写了19年,有很多年份里没写长篇、中篇,但短篇小说每年都写。时时去写短篇,对作家的艺术能力和能量会有极好的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