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文学文本解读学》第三次印刷前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孙绍振 参加讨论

    《文学文本解读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于2015年,2016年重印时,匆匆将一望而知之错漏订正。此番再度重印,恭请友人郜积意教授,悉心校阅,本人仔细校勘,除了订正错字,补足疏漏的注释之外,还对某些论述不够精确之处(如对薛宝钗的阐释)加以修改,另外,对西方阅读学中之统计方法的批评,作了必要的补充。
    《文学评论》杂志2015年第4期刊发了美国解构主义著名学者、“耶鲁四君子”之首希利斯·米勒的《致张江的第二封信》,他坦言:
    您问我是否相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批评方法,可以为一般的文学批评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我的回答是,在西方有很多套此类的批评方法存在,其中也包括解构主义,但是,没有一套方法能够提供“普遍意义的指导”。不存在任何理论范式可以保证你在竭力尽可能好地阅读特定文本时,帮助你有心理准备地接受你所找到的内容。因此,我的结论是,理论与阅读之间是不相容的。
    笔者对此等学说,向来不以为然。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中,于西方前卫文论诸大师面对文学文本解读坦承“一筹莫展”之困境,坚持具体分析,作系统批判,毅然建构中国式的解读学,对古今中外经典文本作大量的解读。尽管如此,看到米勒先生这样明确地断定“理论与阅读之间是不相容的”,仍然为他的谨慎而感动。米勒先生只说西方诸多理论,包括解构主义对于文学文本解读无能为力,并没有排除非西方文论可能有的例外。同时,笔者又为米勒先生的思辨中断而深感同情。既然发现文学理论与文学阅读不相容,作为文论学派的杰出代表,对一代理论家陷入这样的困局,为什么不发挥西方文论思辨的特长,追问其原因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马丁·海德格尔早就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指出产生这种悲剧的原因:“作品的被创作存在只有在创作过程中才能为我们所把握。在这一事实的强迫下,我们不得不深入领会艺术家的活动,以便达到艺术作品的本源。完全根据作品自身来描述作品的作品存在,这种做法业已证明是行不通的。”
    在西方学界,几乎没有什么人听懂了海德格尔对他们“行不通”的警示。一味把文本当作某种现成物,把自己仅仅当作读者、被动接受文本,前卫学者完全没有意识到只有进入“作品的被创作”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想象中进入艺术家创作的过程,设想自己是作者与之对话,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这一点,说起来很玄,但是,并不神秘。鲁迅先生有一段话,可以作为海德格尔这一思想的注解: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