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凌晨,以书写老上海著称的著名女作家程乃珊在上海华山医院辞世。优雅知性的“上海玫瑰”在67岁这年早早地凋零了,让喜爱她的人们扼腕痛惜。 “如果将中国比作一个大舞池,大概只有上海这座城市才能跳出耐人寻味的探戈神韵。而用文字来捕捉、描绘并解读这样的韵味,程乃珊可谓高手。”曾有读者这样评价她。 “她的离开是上海文学界的重大损失。在海外华人圈,她的文字也是人们缅怀或是寻觅上海踪迹的‘指南’。她一笔一画,精致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上海,她的描摹不是虚构的,而是透过鲜活的人与事,扎扎实实、原汁原味。”程乃珊的好友、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周生如是说。 程乃珊的笔下,无论是写老洋房前世今生的《蓝屋》,写金融圈故事的《金融家》,还是写弄堂普通百姓生活的《穷街》,都引起很多人共鸣。《女儿经》《上海探戈》《海上萨克斯风》……“她很想把自己知道的那部分上海告诉读者。在我看来,她对上海的书写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有极大的史料价值。”作家王小鹰说。 王小鹰告诉记者,这些年,程乃珊一直专注搜集上海的都会历史。“她是一个用功的人,出身名门却从不养尊处优,一直辛苦卖力地采访,执著于上海题材的‘口述实录’,她寻访到了一大批有趣的上海老先生与老太太,记录下这些老上海的见证人。” 这项并不轻松的工作程乃珊始终乐此不疲。比如有学生给她打来电话,告诉她,“每天有一对老夫妻都到同一家饭店吃饭”,她就去了,然后就认识了,故事也就随之一点点浮现了。 在程乃珊的眼中,城市一定要由建筑、人和传奇构成。上海铜仁路333号一幢传奇的“绿房子”,造就了程乃珊的成名作《蓝屋》。多年以后,程乃珊依然沉浸在对“蓝屋”的寻觅与重构中,“一个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如果让人分辨不出,就很悲哀了。” 她钟爱“蓝屋”,她的微博也用“蓝屋”命名,在她眼中,“上海整座城市就是一个大的蓝屋。”她说:“我把上海这座城市浓缩在蓝屋里,折射出上海上世纪30年代到现今的一段历史。老房子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人是建筑的灵魂。这样有历史的房子仿佛是人和时空的对话,既体现了上海的建筑风情,又体现了上海人在风风雨雨、历经磨难后的宠辱不惊。这样的建筑和这样的人的结合,一定是上海这所都市所独有的。” “‘海派’是与时俱进的,而不只是某个历史时期的定格。华丽摩登、中西交融,恰恰就是海派文化的灵魂。”程乃珊这样描述她醉心的“海派”。在王周生看来:“上海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是一段历史,程乃珊笔下的上海又是一段。程乃珊贡献的不仅是另一种历史教材,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样本。” 王小鹰告诉记者,就在去世前,程乃珊还在病榻上口述完成了好几篇关于上海的专栏文章。“这些年她一直忙于采访,写了不少专栏文章,《金融家》之后一直计划以自己的家族为背景再写一部长篇的愿望却迟迟未能实现。“她还有太多的上海故事,还没来得及讲完,这可能是她最大的遗憾。” 4月23日,即将在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举办的一场“人间四月芳菲天——海上女作家2013年春季新作朗读会”上,友人们原本期待能够见到那位爽朗爱笑的“开心果”。这位“上海的女儿、上海的掌上明珠”却匆匆地走了,在众人心中留下一曲永不停转的“上海探戈”。(本报上海4月22日电 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