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特点是世界观(立场、观点、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而马克思有所借鉴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则相对而言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其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方向的判断总体来说缺乏科学性。同样,包括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许多社会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确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其总体上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我们又必须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加以扬弃。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当代西方批判性的历史唯心主义,无助于有效抵抗市场自由主义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神话。冷战结束后,福山宣扬“历史终结论”,亨廷顿鼓吹“意识形态终结论”,其暗含的推论是:经过调整后的当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后阶段。宣称要抵抗资本主义的西方各种当代社会文化批判理论,放弃所谓“总体革命”、“经济革命”、“政治革命”等,而采取局部的碎片化的“话语革命”、“符号游击战”等解构策略,其暗含的一个判断是:当代资本主义已进入了超稳定状态而难以动摇了,一些激进理论家为此而对人类的未来极度悲观(如法国理论家鲍德里亚等)。于是,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者与卫道士,立场似乎针锋相对,但在以为资本主义已难以撼动的认识上,却存在相通之处。 第二方面的偏颇表现为,固守传统教条,创新性、针对性、建设性不足。今天,固守单一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框架,已不足以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应对新的社会文化现实,这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是:不足以全面而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文化产业”问题。一方面,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文化产业首先依然属于意识形态活动范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产业活动”或“产业形态”,文化产业又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具有“产业”属性——简言之:当今文艺、文化既属于“意识形态”,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产业形态”。对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框架的理论局限性,西方当代学者有不少揭示,如英国学者拉什《全球文化工业》一书指出:“与其说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如说是上层建筑‘崩塌’之后归于物质基础”,“意象以及其他文化形式从上层建筑崩塌,陷入物质性的经济基础当中”——我们当然没有必要跟着西方学者而完全否认这一框架依然具有的理论有效性,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他们的这些理论判断,与西方当代新的社会文化现实又是密切相关的:与19世纪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新特点,是文化与经济日趋交融、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既是一种文化转型,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转型、社会转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