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库切与布克奖:“与时间面面相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尹捷 参加讨论

    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这场灾难堆积着尸骸,将它们抛弃在他的面前。天使想停下来唤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可是从天堂吹来了一阵风暴,它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以致他再也无法把它们收拢。这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称的进步。
    ——本雅明评保罗·科利画作《新天使》
    现代社会里,有公信力的文学奖是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批评,是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依据,也是文化消费市场中体制化的能动者。批评者从孤独的个体走向群体,评奖过程与颁奖仪式愈来愈从狭隘的文学圈子里“溢出”,变成公众话题。就文学社会学而言,文学奖提供了一个“权威阐释”的集体展示、一种主导性艺术意识形态对于“标准共识”的召唤与归纳,以及一个“新经典”作家/作品定性和时代文化资本等级的认证。凭借长篇小说这一文体,1983年、1999年,南非作家库切两获英国布克文学奖。借用世界文学为背书的亚非文学这一文学史范畴,在此或可以谈谈文学奖视界里的库切。
    布克奖:“全球化”如何置换“帝国”?
    布克奖于1969年横空出世。它起始的评奖准则是:“设置标准,传播小说,扩大读者群,增加销量,使小说这一形式受到重视,并使作家受益”。布克奖由出版商和伦敦文化圈共同操作,其管理委员会和评委是两套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管理委员会由赞助商和出版商主导,评委则主要是来自伦敦的文化精英。他们试图打破战后封闭、保守、自娱自乐,且受到美国文学严重威胁的本国严肃小说写作局面。
    当时,作为19世纪日不落帝国遗产的一部分,英语文学仍然具有一种全球文学的潜力。布克奖管理委员会敏锐地抓住了此点,他们提出一个基本信条:英语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皆为全球性的。这让它很快走出国境,在英联邦文学——这一在上世纪90年代被后殖民文学所正式取代的范畴内,寻找位于业已崩塌的帝国曾经的边疆地带的文学表达。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评审原则最终精简为:选择本年度在英国出版的“最好看的英语长篇小说”,并在2014年吸纳被长期排斥在外的美国作家,于2016年将其颁给非裔美国讽刺作家保罗·比蒂。
    作为一个公认的英语长篇小说的权威奖项,布克奖的成功在于它实现了国家文化身份建构、强势语言扩张和文化消费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它重视作品在风格、题材、主题上的陌生感以及叙事上的创造性,擅长于制造阅读热点,炒作各种话题、论辩、悬念,趋向于制造文学明星和挖掘无名作家,在相当多的年份都成了提携新人的舞台。1983年,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库切能凭借《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战胜当时如日中天的萨尔曼·拉什迪的《耻辱》,很难说与布克奖的“新人”倾向性无关。布克奖还和以BBC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合作,颁奖典礼模仿奥斯卡,入围名单和最终获奖作品往往是圈内人、出版商和普通读者相“协商”的结果。同时,它还是影视剧改编和外文翻译的“孵化器”,获奖作品一般会销量激增,且可获得多个语种的翻译出版合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已有五分之一强的布克奖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其中不乏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英国病人》《奥斯卡与露辛达》这样的成功之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