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关系生成”论思想初探——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之三(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朱立元 参加讨论

    
    《手稿》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人与世界(自然界)的审美关系的生成问题,但是,在上述关于人与自然界双向历史生成的论述展开中,马克思还是直接或间接地论及了审美主客体在实践中的双向生成。
    在人与自然界、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的双向生成中,人的感官、感觉是一个关键的连接点。所以,《手稿》着重论述了人的感官、感觉(包括审美感觉在内),是在人的对象化活动即实践活动中历史地生成的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观点。
    首先,马克思全面论述了人通过自己的所有器官和世界发生对象化的实践关系,他说:“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2][p.85]注意这句话里,第一,马克思不但把肉体的感觉,而且把“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等等“精神的感觉”一起都称为“个体的一切器官”,这里“器官”和后面“社会的器官”应该是在比喻意义上使用的,主要强调它们在人与世界建立“对象性关系”中的连接、沟通作用;第二,所谓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实质上就是实践关系,就是人的各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在外在世界的实现(现实化)的关系。马克思在接下来括号里的这句话“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就是明证,它是说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规定和活动”的多样性,造成了这种对象化的实现——成为对象的“人的现实”的多样性。第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进而强调,“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2][p.86]这样一种人与世界的对象化实践关系,是通过人的各种器官特别是感觉器官建立起来的。而这正是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关键,因为审美主要是一种借助于感官、通过感性方式展开和实现的活动。
    其次,《手稿》特别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主要方面的感官入手,来探讨人与世界对象性关系生成和建立的特殊性和条件性,揭示感官在人的本质对象化方面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是分别从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来展开这一探讨的,而无论从哪一方面切入,他又都注意同时考察(主客体)对立面双方之间的关系,从关系中把握意义,而不是只考虑对立中的一面或一侧面。
    《手稿》论述这个问题的具体思路是:一方面从客体(对象)方面考量,而在对对象考量时则是从与主体的本质力量的特殊关系入手的,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是不同于耳朵的对象的。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2][p.86-87]比起上面一般地探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里更加具体、深入了;而且明明讲对象,却抓住人(主体)的各种感官、感觉的特殊性来讲,抓住对象与不同感官之间的不同关系来论述。比如从审美关系角度说,眼睛的对象只能是大自然的美景,或者造型艺术等等(文学也需要通过眼睛阅读语言文本才能间接进入审美关系);耳朵的对象只能是音乐艺术等。更重要的,马克思还特别强调了感官、感觉在人与世界对象化关系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指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2][p.87]笔者以为,这是人与世界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能力。
    《手稿》另一方面是“从主体方面来看”,却相反从对象和对象对主体感官、感觉的关系角度切入,而且直接讲到了审美关系:“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2][p.87]这段话内容极为丰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生成需要主客体双方的条件,对象方面,如果不具备潜在的审美素质、并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审美对象的话,它就不可能激起主体感官相应的审美情感、感觉;主体能力方面,某种艺术或者具备某种特定审美特质的对象只能与与之相应的特定感官、感觉才能发生审美关系,激起审美情感、感觉,而不可能与不相应的其他特殊的感官形成审美关系。因为人的本质力量(这里主要是感性、感觉)的丰富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相应的感觉对象和范围,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超出其限度,无法与对象形成审美关系。第二,从主体能力角度审视对象,“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就个体现实的审美活动而言,如果没有特定的审美感觉的能力,那么即使公认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对该个体来说也没有审美意义,不成为他的审美对象,不会形成审美关系。第三,基于同样道理,“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美景对于穷人的感觉、矿物的美对于商人的感觉,都不成为、不是审美对象,两者之间形不成审美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是在提出“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也只具有有限的意义”的观点时举这两个例子的。这实际上暗示我们,审美关系生成,需要有对“粗陋的实际需要”和功利的某种超越性。感觉对实际需要和功利的某种程度的超越,应该是形成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必要的主体条件。这一点是对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和发展。第四,主体的感觉极为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五官感觉,即感官的感觉,而且包括“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这应该是广义的“感觉”,后面两种感觉需要专门讨论,此处从略。审美感觉和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广义上理解。第五,人的审美感觉和能力,“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属于“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这里揭示出审美感觉的精神性和享受性。第六,人的审美感觉与人的一切其他感觉,都不是天生的或者纯粹生物性的,而“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即在人的丰富多样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客体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换言之,是“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对此,马克思总结道:“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无疑是对人的感觉(包括审美感觉)的历史生成性的经典概括,对于美学研究有直接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