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苏童:写作是一种自然的挥发
    行 超
    苏童曾说过:“看待人和物的时候,既宽容又辛辣,我一直认为作家应该是一手拿着鲜花一手拿着刀的一个群体”。《黄雀记》即是这样“一手拿着鲜花一手拿着刀”的作品。小说以孩童的视角展开,故事依旧发生在那熟悉的“香椿树街”,由小人物的现实困境出发,侧面反映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揭示出现实生活的内在矛盾与冲突。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先锋小说开始,苏童的写作经历了复杂而渐进的转变。可以说,《黄雀记》是他为数不多的直面现实的长篇小说作品。正如他所说,“80年代我一定是不‘先锋’不过瘾,而现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那个词汇了,我更愿意暗示自己,我是一个创造者,也是一个传承者。”由《黄雀记》开始,苏童的写作走向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记 者:您的中短篇小说在国内享有盛誉,也获得过很多奖项。这次以长篇小说《黄雀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对您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苏 童:能够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我的第一感受肯定是高兴。大家都知道,茅盾文学奖的分量高于很多奖项,对于每一个中国作家来说,这个奖项的意义都是非同寻常的。一方面,我自己是很盼望《黄雀记》能够得到茅盾文学奖的,另一方面,在得知这部作品获奖之后,我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应该选择怎样的创作方式,实际上这个问题比得奖之后的高兴更重要。高兴只是一两天的事,而未来的路还很长。
    记 者:从上世纪末开始,您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作品,在所有的这些创作中,《黄雀记》有什么特别的地位和意义?
    苏 童:就我个人而言,最近几年创作的两个长篇小说《河岸》和《黄雀记》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黄雀记》这次获得茅盾文学奖让我觉得终于对自己有了个交代,对我而言也是很开心的一个收获。
    香椿树街的故事我写了很多年,围绕这里我也写过一些不是很成熟的长篇作品,《黄雀记》是香椿树街系列中最成熟、最完整的一部长篇小说,我个人认为,它也是我的香椿树街写作的一个重要标签。
    记 者:从开始写作到现在,您曾探索过多种文学形式,比如先锋小说、女性主义小说、寻根文学、历史主义小说等。与早期作品相比,近年来您的作品风格变得越来越沉重,其中的反思和自省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黄雀记》中对于历史和当代现实的反思,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您写作风格的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苏 童:我觉得这种转变是自然而然的,对于写作者来说,很多时候在创作时自己并没有感受到这种转变,也就是说,我在创作中并不是主观上要变得严肃,这样的转变应该说是自己心态变化的一种体现。
    我认为,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作家自己的呼吸、血液的再现方式,一个人到中年的中国男人,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在个人的呼吸和血液中必然融入了不一样的体会,这种体会会通过写作体现出来。可以说,写作是一种自然的挥发。
    记 者:我记得您曾经说过,香椿树街的故事要写一辈子。刚才您也提到,得奖之后的路怎么走是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是否已经开始计划下一步的写作了?
    苏 童:的确,我还想要继续写作有关香椿树街的故事。最近我也一直在构思和写作新的长篇小说,但我写东西很慢,目前这部作品还在不断地推倒重来,一次次地写了改、改了写,我现在还不太确定这部作品未来会以什么形式出现,目前还在持续的思考过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