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金宇澄:记录生活的特殊性和平凡性
    王 杨
    在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的第一时间,记者拨通了金宇澄的电话。此时的他正前往印刷厂的路上,要去为新书《洗牌年代》签名,他说这是“《繁花》的素材本”。做了20多年的文字编辑之后,金宇澄在60岁时出版了令文坛反响强烈的长篇小说《繁花》,也因此被称为“小说界的‘潜伏者’”。
    《繁花》写了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错综复杂上海市民图景,人性嬗变和历史沧桑尽在其中。绵密繁复的叙事风格和半文半白的沪语行文,既给《繁花》带来鲜明的辨识度,也引发不小的争议,这种争议从作品甫一出版就存在,甚至一直延续到茅奖评选。在采访中,金宇澄针对《繁花》创作上的特点,谈了自己的创作初衷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深层思考。
    记 者:您的小说《繁华》在此前已经获得了不少文学奖项。这次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金宇澄: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这一中国文学最高级别奖项我很高兴。评委会将这个奖颁发给我是对我的写作努力的承认,是对《繁花》这部作品所运用的语言、传统叙事方式和话本元素的肯定。从写《繁花》起,我就陆续收获很多惊喜,有很多年轻人包括非文学读者,比如门卫、邮递员等等都喜欢这部作品,这些消息慢慢传递到我这里,令我感动。
    从《繁花》这本书可以看出我对上海这个城市的情感,之前也有很多作品写上海,但外面对上海还是有误解。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打通,让其他不了解上海的人来看看上海,请他们进来。
    记 者:您用沪语创作了《繁花》,整部作品也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同时《繁花》还承接了清末章回小说《海上花》的叙事传统,您自己也多次提到作品对传统叙事方式和元素的运用。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语言和叙事形式?
    金宇澄:我对语言和叙事方式的选择可以说是有意为之,受到古典主义审美的影响。我们接受了几代人的西方文学教育,很多作家的写作受翻译文字和内容的影响很深,现在更年轻的作者很多都懂外语,可以直接读原作。但写作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小说叙事,比如很多作品出现叙事的翻译腔和同质化、缺少个性。艺术是需要个性的,小说需要有鲜明的文本识别度,我希望《繁花》可以显示出一种辨识度和个性,比如借鉴传统话本元素等等。中国文学学习西方已有100多年,但我仍然认为,传统是我们生活乃至文学最基本的发动机,西方理论也说,作者感觉无力时,可以从传统中找到力量。《繁花》除借鉴传统的方式,也传达了传统中国文化对于人生的看法。
    语言方面,我之所以选择一种改良的方言口语,是觉得相对于固定的普通话而言,方言更有个性,更活泼,它一直随时代在变化,更生动,也更有生命力。
    记 者:您以《繁花》为题,交织写出了过去和现在两种生活,人物走马灯似的登台、谢幕,生活的舞台永远生动鲜活,但读来却令人有人事飘零之感,对此您是怎样考虑的?
    金宇澄:上海的艳丽繁华、鲜花着锦是表面上的,而内里那种小市民气息浓郁的家长里短、男欢女爱才是真切气味。中国文学有一类传统,是“爱以闲谈而消永昼”。对读者来说,感动和消遣是阅读最重要的部分,是文学允许的一种方向。记录生活的特殊性和平凡性,是文学永恒的方向。
    你所说的这种感觉大约与我的年龄有关。到了六十几岁,会觉得人的一生真的很短,人生变得简单,似乎用一个公式就可以概括。当然,我的这种想法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传统的中国人就是这样想,普通人的生活不是小说,可能一辈子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普通琐碎地就走过来了。像我小说中写到的这种人生,其实感觉上会有一点悲伤,出现一点悲凉的气氛,但这不是负能量,我是想传递一种正能量,美好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不管我们做什么,要珍惜时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