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回族文学的“抗战动作”(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正义回声:和平年代依旧铿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和平年代,回族作家从未停止对抗战记忆的搜寻与再现。最有影响者当属剧作家薛恩厚于上世纪60年代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评剧《苦菜花》。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仑山区农村的广大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人民武装暴动,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对日寇、汉奸进行反“扫荡”的斗争。剧中女主人公一扫往昔缠绵悱恻、悲叹苦吟的传统气质,以生活的主人的形象跃上了评剧人物画廊。该剧连演一千多场次,场场爆满,一时誉满京华。1964年,薛恩厚与汪曾祺等合作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成京剧《沙家浜》,更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题材名剧。
    马融参与创作的《回民支队》塑造了马本斋从农民转为革命战士,后成长为抗日英雄的忠诚坚毅、大智大勇的人物形象,是我国第一部直接描写回族生活的电影文学剧本,拍摄后家喻户晓,尤其受到回族人民的喜爱和赞誉。由此,以抗日英雄马本斋及其回民支队的故事为蓝本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仅是马本斋之子马国超一人,就创作有长篇小说《马本斋》《民族英雄》、长篇传记文学《马本斋将军》等多部作品。
    “文革”十年,回族文学创作在大陆遭遇停滞,但在台湾地区,出身回族的白先勇却在6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忧患重重的时代”的小说,结集为著名的《台北人》,其中《岁除》《秋思》《国葬》等作都与抗日背景有关,多表达历史的追忆与时境的落寞。譬如《岁除》中所描写的赖鸣升,在追忆往日抗战之光荣业绩时,听得“窗外一声划空的爆响,窗上闪了两下强烈的白光”,却不是“台儿庄”之炮火冲天,而是除夕夜人们戏放之孔明灯。近几年,白先勇亦挚情于民国风云书写,随笔《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中亦披露诸多抗战往事。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茁壮成长起来的回族作家也有多部作品聚焦于抗日题旨,这多与作家们自幼所经受的战争磨难和痛苦记忆相关。比如,马连义创作的小说中,主人公凡是上了年纪的,大都与抗日游击或八路军发生过联系。如代表作《回民代表》就描写了主人公哈松为那些被日本鬼子残忍杀害的马家营上百口回民老乡洗净尸首、发送归主的悲壮情景。马自天创作的《骏马追风》是一部传奇色彩浓郁的长篇历史通俗小说,展现了外敌入侵、同胞喋血之际,安徽回民马氏父子与武林同仁一道,不甘压迫、奋起自救的革命长歌。女作家白山继承了父亲白平阶对滇缅公路倾情书写的志愿,以报告文学之形式将这段边地各族人民的爱国壮举进行了详实细微的记录,著成厚重壮观的《血线——滇缅公路纪实》。此外,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等作品中都间接富含抗战背景之描写,譬如主人公韩子奇命运由盛而衰的转折,正是日寇侵华而致抛妻别子,九死一生。散文领域,马瑞芳的《祖父》、马犁的《血染的借条》《白山红翠莲》等作品亦都展现了中华儿女的不屈精魂。
    新世纪以来的15年中,回族文学中的抗战题材作品在原有爱国主义指归的基点之上,更多了几分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意味。老作家马德俊的《爱魂》描写了抗日战争刚结束,在一条从重庆到上海的客船上,回族男青年茫子和汉族女青年文秀相识相知的故事,通过两个不同民族、不同出身的青年,发微钩沉,透视出整个一代中国人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气节。白山的《冷月》记录了云南回民家族在抗战年代的心酸遭遇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节操。其意旨均在警励后辈勿忘国耻。杨英国的《风流铁血梦》、丁文方的《凤箫上的刀痕》、马守兰的《绿色月亮》、吴育文的《乱世人生》也都直接描写了日寇铁蹄践踏下冀鲁地区回族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郝文波的《朝觐者》、哈步青的《穆斯林赤子之恋》、讴阳北方的《无人处落下泪雨》、王树理的《黄河咒》、兰草的《阿妈的白盖头》等多部长篇小说则局部涉及抗战背景。应当看到,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回族文学中出现多部抗日题材的大部头作品,殊为难得。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戴雁军的长篇小说《盟军战俘》、蒋仲文的话剧剧本《记忆·奥斯维辛》、马宝康的报告文学《复活的史迪威公路》聚焦于世界视野,以各自侧面展现了国际反法西斯战场上的正邪博弈,拓展了少数民族抗战叙事的维度。此外,王延辉的《梦中辉煌》、于怀岸的《一粒子弹有多重》等中短篇小说作品,亦属醒目之作。
    若举近年思考中日两国问题的重要之作,绕不开张承志的散文集《敬重与惜别》。其作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文化求证的姿态出发,运用富于张力的文学语言,精准地剖析了日本历史中的亚细亚主义的渊源和异化,解剖了日本军国主义幽灵的诞生和潜伏的危险。作者提出:“在对抗的世界里,关于敌我、黑白、正义的观点永远是分裂的,为了拒绝和反对强势力量控制下的道德观念强加,人类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共同道德底线。”眼光颇为独特,思辨颇具重力。
    近一两年,或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激励,一些回族作家陆续写下富有时代省思的抗日题材之作,见诸《民族文学》《回族文学》等刊,汇成一则看点。老作家马自天以86岁高龄写出反映安徽安庆地区回族人民抗战斗争、呼吁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中篇小说《小亲亲》;同为耄龄的诗人马瑞麟、高深饱怀忧患之情,提笔写出《题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巍巍长白山 滔滔鸭绿江》等诗章。中青年作家中,阿明的《一顶礼拜帽》、李进祥的《讨白》等短篇小说,王俏梅的《曳着一条红色的光》等散文,不乏亮点。特别值得留意的是,青年作家冶生福以青海藏、回、撒拉、汉等各民族群众组建骑兵师东行抗战的历史为蓝本,新近创作出长篇小说《折花战刀》。其开拓意味在于,抗战区域在中国具有不平衡性,华北、东北、中南地区受难较深,抵抗最多,素材亦最丰杂;相较而言,西北地区战事波及少,抗战记忆也就稀薄一些,这也是西北众多回族作家较少书写抗战题材之缘故。在此情况下,冶生福的这一“动作”也就尤其值得追踪和探讨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