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语言之一,汉语文学作品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光耀百代的作家和作品,有的早已越过国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和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不断传到国外,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所欣赏,也为他们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汉语文学作品传到域外,并不始于当今。就东方而言,汉语文学作品传到日本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就西方而言,则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就传播趋势来看,主要是力度加大、速度变快、前景看好。其主要标志是一些现当代作家作品开始引起西方的关注,如莫言2012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传播形式具有多样性 历史上,汉语文学作品国际化传播的特点多种多样。从传播者来讲,主要有传教士、汉学家、华人学者和中国的翻译机构等。 汉语文学作品的域外传播是中外交流的一部分。从16世纪开始,欧洲的传教士来到陌生的东方,他们将自己在中国的见闻以及实地调查的资料记录下来,汇集出版,这就成了西方人的第一批汉学著作,其中也包括少量的汉语文学作品。汉语文学作品从此开始了国际化的漫长旅程,而传教士也就成为西方世界最初的汉学家。 此后,随着留学生等中国新知识分子的出现和传教士的远去,西方的汉学家与传教士的身份逐渐剥离,而成为纯粹的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专家,其中有的对传播汉语文学作品颇有贡献。如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他是目前英文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学翻译家,曾翻译过萧红、陈若曦、张洁、王安忆、古华、贾平凹、李锐、苏童、莫言、刘震云等20多位中国作家的50多部作品。又如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他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不仅翻译过《桃花源记》、《西游记》等中国文学经典,向西方介绍先秦诸子,还撰写《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诞生》等论文,并组织编写《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 中国的翻译机构组织翻译汉语文学作品,是汉语文学作品国际化传播的又一特点,例如《中国文学》杂志和“熊猫丛书”。 从传播形式来看,传入域外的汉语文学作品大部分是以语言转换的形式出现,即通常所说的英译本、法译本等。但是,由于汉语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在国外也常常以别的形式出现,如李白的诗歌《春夜洛阳闻笛》,先后由瑞典作曲家斯约格伦和奥地利作曲家威伯恩谱成歌曲。苏联也曾把很多唐诗谱成曲子演唱。在1984年12月第五届“莫斯科之秋”音乐节上,苏联国立室内合唱团演唱了题为《四川悲歌》的合唱组曲,其中包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22首诗。 有的汉语文学作品还被改编成剧作演出,如鲁迅的《阿Q正传》,1975年被改编成话剧《阿Q》,由法国的水族馆剧团在巴黎上演。有的汉语文学作品被国外作为教材,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被日本一些大学的中国语专业列为基本教材。1983年10月,在中国艺术家英若诚的帮助指导下,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排练演出了巴金的《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