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用地道的译文传递源语的意境记翻译大家张谷若先生(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蒙木 参加讨论

    提倡地道的译文风格
    张谷若在翻译界的地位应该放到翻译史上看。中国近代翻译史一般从严复、林纾、辜鸿铭开篇,他们均以文言文和西学对译。这在稍后白话文运动诸贤看来,实在是太迁就本土读者,在态度上便不足取。鲁迅和周作人等从启蒙角度,拿翻译作为话题,鲜明主张“直译”:“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1929年9月,比鲁迅年轻22岁的梁实秋在《新月》杂志发表了《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挑起争论(同年,张谷若开始着手翻译《还乡》)。文章说:“我们不妨把句法变换一下,以使读者能懂为第一要义,因为‘硬着头皮’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并且‘硬译’也不见得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由此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展开了一个关于翻译的持续八年的大论战,林语堂、陈西滢、瞿秋白、穆木天、赵景深、沈起予、叶公超、黎烈文、楼适夷等译界群英均介入了这场论战。其中,鲁迅、周作人、胡适均属师辈,林语堂、陈西滢亦长;张谷若和梁实秋、沈起予同庚。缘于爱读书,学于北大,任职于教育和英语界,张谷若从气质和交谊上便更接近胡适、林语堂、梁实秋这一系。胡适说:“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应该努力做到明白晓畅的基本条件。”林语堂则提出“忠实”、“通顺”、“美”三条标准。梁实秋晚年写了《翻译的信念》,其主张和张谷若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几乎若合符节。可以说,张谷若的翻译实践正是对胡适、林语堂、梁实秋这一系翻译理论的支持。张谷若在《谈我的翻译生涯》中明确说:“说一说我所译的这两本为什么得到好评……无甚奥秘,只是在硬译、死译风靡的时候,我之所译与之相反,使中国人读起来,觉得通畅明白。我之所译所以如此,是我有意而为。”
    “原来是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在《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一文中,张谷若提出翻译在两种语言之间“除顾到原意外,还顾到原形;同时又要顾到所译文字的意思和形式”。强调语言形式,这是张谷若翻译的突出特征。他说:“我认为译书主要是给不懂原文的人看的。看译文的人所得的感受,所起的反应,应该是与读原文的人是一样的。如果说,所译既为外国人、外国事,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也得有外国味儿,也得新奇,否则就不是翻译,我则不敢苟同。”“读原文使人捧腹大笑的,译文也要叫人看了前仰后合;原文使人恸哭流涕的,译文也要使人伤心落泪。”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能从读者的角度反观译文的得失,不断润色、修改、注释。这是张谷若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
    其翻译精神成为标杆
    张译的影响力首先是张译作品自身的影响力。《弃儿汤姆·琼斯史》、《大卫·考坡菲》、《德伯家的苔丝》都是研究英国古典文学绕不开的经典作品。当我们需要阅读这些书,又懂得选择一个好的译文的时候,我们就会与张谷若相遇。
    张谷若科学的翻译态度、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翻译精神,为后来的翻译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标杆。香港翻译学会对张谷若的赞词是“译界楷模”。张谷若的翻译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外文翻译教学、研究及实践的范本,是翻译学绕不开的话题。著名翻译家、台湾大学教授张振玉1964年初版的《译学概论》,是翻译界少见的系统完整的著作,经多次重印,成为海内外若干大学的教材。该书认为:“堪供与原文对照之用,能以艺术之美卓然独自成文者,屈指可计也。……言戏剧当推梁实秋、朱生豪、虞尔昌诸氏之莎士比亚戏剧;言小说当推山东张氏之《还乡》、《苔丝》,李素女士之《骄傲与偏见》。”该著多以张译为讲解蓝本。梁小民说:“在我所读的英译小说中,我认为译得最好的是张谷若先生译的《德伯家的苔丝》。在我看来,这就是‘信、达、雅’的样板。一个英语老师告诉我,他们上翻译课时就讲张先生译的这本书。”
    张谷若是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受到原著国关注的中国翻译家之一。通过与英美学者专家交流和见面,在相互进行专业切磋交流之余,他还凭借自己深厚的中国文学、文化学修养帮助外国同行增长其对中国文学、文化及译事的认知。英国著名哈代研究学者詹姆斯·吉布森称其为“哈代的东方知音”、“文学交流的大使”。20世纪80年代至今,英国出版的《哈代学刊》等学术期刊不断刊出介绍、评论张谷若其人及其翻译艺术的论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