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消费性审美话语的生成及其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批判(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 范玉刚 参加讨论

    三 消费性审美话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批判
    当下的消费性审美话语已把技术语言纳入自身的学术视野中,不再是一味地拒斥技术,而是非常关注工业设计与产品实用中的美学问题。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融合催生了新的审美形态,电脑动画特效的制作,3D技术的艺术性生成(如美国好莱坞的《星球大战》、《玩具总动员》、《阿凡达》)等,这些产品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都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在此,“多媒体的手段和讯息将会集科技和艺术成就于一身,其背后的推动力将是人们对消费性产品的需求”(12)。作为网络传播的通道,互联网的普及和升级拓展了全新的审美视域,在虚拟的仿真的抑或现实的世界中,不同的群体、个人或社区实现了交互、即时、多元、自主与自由传播。无论是文学作品的写作,还是绘画与音乐的生产,网络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网络传播使艺术越来越趋于平民化、生活化,使各种艺术走进了寻常家庭,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同时,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和美的感知方式,艺术和美的生成很难离开技术与媒介而存在。当代艺术展,从布展到活动结束,既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新媒介的参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和美的每一次生成,都有着技术的支撑和互动。在技术视域中,人们难以直接遭遇作品进而与艺术本身相遇。技术与媒介在敞开艺术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艺术的本性存在。互联网使艺术的唯一性、独创性消失于拼贴与复制的链接中,艺术成为集体性的生产和时尚话语的狂欢。
    美的生成、审美体验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与融合,但与此前技术只消融于艺术生成的无功利性不同,技术的功能展示与美的现象愈益和谐共在,甚至技术自身就是美的显现方式。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强势和人性化趋势在艺术和美的生成中愈益显现,技术的对象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甚至进入审美话语的中心地带。当然,这种美的生成,不但脱出了技术美的规定,甚至传统美的形态和经典定义都要在新的视域中获得重新阐释。随着新技术与新媒介的融入,技术与媒介的因素成为消费性审美话语不可或缺的要素,审美消费离不开新技术和新媒体,这催生了有着庞大价值链的产业。
    消费社会源自休闲时间的增多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理论上有助于丰富人的审美经验,有助于提高当代人的审美能力和水平,但因过多地关联于“物”的功利性消费,不是对人自身的精神境界的诉求,反而弱化了美与人的本质生成的呼应。消费性审美话语中的自由只是人在消费状态中的自由,它并不是人的基于社会性基础上的意志自由,消费性审美话语的生成借助于技术和新媒体而把人的自由状态做了尽可能的提升,就此而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丰富。马克思视野中的自由,首先是指社会性的个人的自由,只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依赖于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社会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解放是不能脱离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都是实践的,“感性”也必须从人的感性的活动即人的主体性方面去理解。从马克思主义立场看,消费性审美话语在人的社会性和自由性方面尚未达到历史的高度,它只是美学发展史中的一个环节。就其本真性而言,“艺术生活化”作为一种美好生活的诉求,原本是在无功利性诉求的语境下,艺术自然地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过程,是用艺术来提升生活的品位,用美来克服生活的庸俗化,以此来抒发心灵的自由和祈向的人生境界,而不是用艺术来装饰、扮饰某个阶层的生活。当下,由新富阶层制造并为某些学人鼓噪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消费社会的一种审美泛化现象,其实是一种依托市场逻辑对美及艺术符号的消费,在此境遇中艺术和美沦落为对象性的表征身份和等级的“物”,以其炫耀性关联于所谓的“成功人士”,而不再和人有一种存在性的关系。因有利可图,艺术化的符号生产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它所制造的时尚裹挟了大量盲从的大众,使消费性审美话语披上了普遍性外衣,并受到文化政策的鼓励和经济发展的倚重,而成为消费社会的某种组织原则。此外,消费性文化的过度繁荣,必然影响到生产性文化的发展,作为有机的文化生态,只有消费性文化与生产性文化的均衡发展,才能使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处于正常状态。作为审美话语的重构,消费性审美话语不能涵盖所有的生活领域,它也并非总是依附于消费,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使这种关联发生某种断裂、出现某些裂隙,美自身的力量总会使其祈向精神境界,而出现超越物欲快感和功利诉求的努力。可见,流行的消费性审美话语只是最大限度地改写了美学修辞及其表达方式,只是改变了主体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经验,但美的性质和与人的本质性关联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技术在审美生成中的作用,丰富了经典的审美观念、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颠覆了关于艺术和美的合法性的经典论断。随着技术揭蔽成为世界敞开的主导方式,受技术主宰的新媒介全方位渗入艺术活动中。在海德格尔看来,理解艺术须要回到艺术的真理本性与器具的可靠性-有用性上。虽说技术和艺术愈益相互交融,但通常技术是完成一个世界,设定了物的存在;而艺术是敞开一个世界,让物自身得以显现。艺术作品不是纯粹的物,也不是器具,而是艺术作品自身,经由对物的封闭性的克服和器具的有用性的扬弃,敞开一个世界,成全真理的本性。艺术和美说到底,在始源上,既不是认识论的,也不是形而上学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