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古典诗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基因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杰 参加讨论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总书记的讲话意味深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应该如何认识古典诗词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作为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的古典诗词应该如何嵌入学生脑中?在古典诗词的教育传承中,学者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古典诗词闪耀着道义和智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当下,一些人对学习古典诗词怀抱抵拒心态,甚至认为古典诗词诞生于传统社会,其意义和价值如今都大打折扣。这些观点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杰看来是错误的。程杰认为,“兴、观、群、怨”主要是说人的学识和情趣,而“事父”、“事君”是社会责任,“鸟兽草木之名”则是自然科学知识。通过古典诗词的兴发感动,今人仍能获得精神上的提升与慰藉。
    而程杰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古典诗词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致中求和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对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协调全球化时代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内部环境,充满了道义和智慧的启迪。
    “中国的诗歌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形态。”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志士仁人,当后人缅怀这些光辉人物时,诗歌往往成为最为耀眼的闪光点。行吟泽畔的屈原、飘泊江湖的杜甫,他们凭借壮丽诗篇在中国人民心中获得了永生。文天祥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凝聚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中,林则徐奋不顾身的报国热情凝聚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诗中,这些价值取向在今天依然激励人们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古往今来,人们从咿呀学语时就诵读古诗词,在经典作品的浸润中培养自己的生活趣味和写作才能。”一位学者告诉记者,作为古代文学中最灿烂的经典,古典诗词在培养审美感受、塑造艺术趣味、陶冶生命情怀等方面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那些认为古典诗词不具备现代价值的观点,与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有关,在现实中站不住脚。”中山大学教授张海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生活并不只是求新,还需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变化,更需要精神的持守。在精神层面,人类以往许多的文化和智慧都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不会被时间切割,不会被空间阻隔,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即属此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