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古典诗词的熏陶功能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小学生使用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删除了原教材中《画》、《草》、《登鹳雀楼》等8首古诗。此举在社会上引发广泛争议。 事实上,类似的现象早就存在,古典诗词的教育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即使是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学课程近年来也被大大削减了。张海鸥表示,在大学,诗词教育中“去中国化”的倾向有增无减,很多高校中文系的中国文学史课时屡遭削减,现已少得可怜;传统诗词写作课程基本没有必修课,只是偶有选修课。 从一定意义看,上述现象是整个社会日益重经济能力而轻人文素养的反映。在学者看来,这种轻视人文素养的倾向,会令年轻人在浮躁的社会中无所适从,导致人们心理秩序失衡,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也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对诗词教育的认知偏差有关。莫砺锋表示,我们可能长期忽视了诵读古典诗歌的另一种意义,也就是古人所谓的“诗教”,即诗歌的教化功能。 事实上,我国的“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莫砺锋告诉记者,孔子教育弟子,以“六经”为主要教材,“六经”中至少有《诗》与《乐》直接属于文艺的范畴,在孔子看来,诗歌与音乐的主要功能不是娱乐,而是教化,是修养道德、陶冶性情的利器。 莫砺锋表示,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中华诗教传统经典作品无不身兼优美的文学作品与深刻的人生指南双重身份。诸如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提倡奉献、崇尚和谐、拒绝庸俗等道德取向,都在传统诗歌经典中得到充分、生动的体现。 在山东大学教授袁世硕看来,古典诗词,文温以丽,意深而远。袁世硕也认为,“诗教”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升,今天素质教育倡导的“德、智、美”都能通过“诗教”获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