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写本乎判断力,本乎良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主持人:周明全(青年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对话者:项静(上海作协、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王晴飞(安徽省社科院文研所、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刘涛(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苏北(安徽省农业银行、作家)
    文学批评现状为何不满意?
    周明全:各位都是对当代文学介入比较深的青年批评家,你们对当下文学批评总体状况是如何看的?
    项静:说总体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我们头脑中肯定有一个关于总体良好的批评状态的想象,但事实就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满意,这种不满意还有各种分层,作家、批评家(鉴赏式的、学院化的、作协派的、红包批评家、文人式的批评家、点评式的批评家诸如此类的分类越来越多)对批评总体状况肯定看法各不相同,单声命名是无效的,没有给予每一个特殊群体反驳和回应的机会。当我们说当下文学批评总体状况不好或者还可以的时候,都是对着一个虚拟的人群说话,你说评论都是表扬的,但它肯定不是认真的批评家的问题,你说批评不注重文本细读,那些专注于此的批评家就可以忽略这个话题。批评总体上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都感受得到,但说到有什么问题的时候,那肯定是一个有具体针对性的问题。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批评写作者和其他任何文学艺术种类一样,都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表达的困难、回应现实的能力问题等。
    刘涛:我个人觉得,当前文学批评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资源单一、单薄。文学评论功夫既在阅读文学作品本身,但更在所批评研究的文学作品之外,文学评论品质可否提高关键在此。二是文学批评过于学院化。高校、核心类学术期刊等形成了小圈子循环,背离了文学评论的初衷。
    王晴飞:我是一个很缺乏整体观的人,就我目力所及,当下的文学批评总体状况当然不能算是很乐观,但也未必一无是处。
    苏北:三位不愧是青年才俊,说得很有道理。但作为主要进行散文创作的人,我觉得当前文学批评是好的。那么多文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个事业,世界上哪个国家有如此多的文学批评家?说文学批评边缘化,那是批评家自身的感受。现代这个多元的社会,谁也不能包打天下,各人吃各人自己的饭,各人干各人自己的营生。如《红楼梦》里贾宝玉所说的“各人得各人自己应得的眼泪罢了”。
    周明全:除了苏北比较乐观外,刘涛、项静和晴飞对文学批评的整体看法都偏于悲观,这可能和我们主要是从事文学批评有关吧。那么想请刘涛、项静和晴飞再谈谈,如何看待一直被媒体热议的批评失语、失效问题。
    王晴飞:关于批评失语、失效的问题,我想有必要搞清楚是何种意义、何种层面的“失语”、“失效”。当代文学历史上曾经有过代行权力意志的批评,这种批评只言片语即可决定一部作品、一个作家的命运。今天的批评当然不可能具有这种“口含天宪”的力量,从这个层面来说,这种“失效”恰恰是我们时代进步的体现。而那种代表权力意志的批评,从文学本身来说,其实也是“失语”的,因为它缺乏独立的审美品格,仅仅是权力的传声筒。在今天的文学语境中,“失效”、“失语”有时指的是文学批评局限于专业圈内,在媒体和大众当中难以产生影响。对于这一点,我也并无焦虑感。我真正担心的“失效”,是批评者自身文学修养的不足、批评技艺的粗糙,因为这会导致我们不能真正进入作家、作品的世界,流于自说自话,这才是一个以文学批评为志业的人所应该警醒的。
    项静:晴飞谈到了问题的本质,我赞同。批评什么时候是有效的,写作和批评曾经共享思想结构的时代是有效的,还是批评和写作互相隔膜的时代是有效的,对谁有效,有效是如何衡量的,都是可以继续讨论的话题。其实仔细分辨就能看到,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都有这种焦虑,只不过程度有高低,不独现在。这个焦虑存在,就表明我们还有一个愿景,希望批评是有效的。
    刘涛:呵呵,批评不至于失语、失效吧。大多数媒体不了解情况,跟风而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