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张怡微:世界总能找到取景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newdu 参加讨论

    作者:丁杨
    采访者:丁杨
    受访者:张怡微
    《都是遗风在醉人》里比较多写身边的人。取材是一回事,经验是另一回事。没有什么素材吃紧的问题,类似于画画的人,总能找到取景框,只要世界还在。
    在 记录自己赴台湾学习生活见闻、体验、感触的《都是遗风在醉人》出版之前,未及而立的作家张怡微已写作多年,出过好几本书。可是,这本有些“无心插柳”意 味、关于台湾的散文随笔集令张怡微一下子为更多读者关注,这也是她迄今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虽然她称该书销量“其实也不是特别好”。
    与不少80后作家类似,张怡微的写作之路亦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正式起步。十多年来,她一边读书一边写作,从复旦大学到台湾政治大学,从上海到台北,她 的写作始终以不紧不慢的从容姿态呈现。《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新人奖、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组评审奖、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台北文学奖散文首 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组评审奖……一系列大陆、台湾以及香港文学奖项是对她写作水准的肯定,不过,她的写作方向与心态没怎么因此波动,甚至认为她 的作品“在台湾并没有读者”。
    张怡微在小说里编织着那些发生在上海的、台北的人物身上的故事,沉静、沧桑、与年龄不 太相符的成熟,他们的生活、情感、悲喜看似日常流水般平缓,实则有暗波涌动;另一面的她则属于不时见诸MOOK杂志书、大陆或台湾报刊的有些小清新风范的 专栏,写人或是记事,也有对作家等艺文人士的采访,轻松、文艺、外向。难说哪一面更能代表她,就如同她可以在微博上如邻家姐姐或同窗好友似的与读者互动, 也会在新书《因为梦见你离开》里写下“我是这个城市里的微小糟粕,是地球癌细胞中的一员”、“我原以为台北是我人生里的一鳞半爪,后来才觉醒我对台北来说 连一鳞半爪都不是”这样带有淡淡理性忧伤的句子。很多读者对她写台湾的文章反响强烈,但她更希望能好好写写上海,写写这个自己出生、成长于此的城市,写自 己经历的或父辈、家族的故事。
    记者:你的散文随笔基于你的经历、见闻、感悟,而小说也有浓厚的“本色出演”意味,短篇小说集《因为梦见你离开》中大陆赴台年轻人、交换生等人物俨然有你自己的影子,这是你写作的某种优势?
    张怡微:写作一定是有自己的经历作为虚构基础,毕竟经验素材都是从中取得。我自认为没什么优势,在城市里的写作者都会面对写作资源匮乏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