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细分,教师和学生应该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学阅读群体,出版社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并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提供差异化的精神产品。 中国文学书籍的出版处境是尴尬而不是衰退 作为出版人,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中国文学的发展确实比较尴尬,不像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出版、文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在当时,爱好文学是一种社会风尚,许多人写征婚启事都要把“爱好文学”作为自身的一个主要条件加以标榜。而今天,如果谁还把“爱好文学”挂在嘴边,则常常会招来耻笑。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相一致的。研究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出,文学最繁荣的时期,往往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一是社会大动荡或者大变革时期,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现实生活中没有出路,自然会到文学艺术中去寻找精神寄托。同时,社会的动荡也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这就是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二是社会发展处于比较繁荣的时期,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就对精神产品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国家虽然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相对稳定,但还没有繁荣到“仓禀实而知礼节”的阶段,人们仍在为生计奔波,大多数人关注的还是经济发展和个人饭碗问题。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大大挤压了人们的阅读空间,使人们过去只能从图书阅读中得到的乐趣,有了许多更加便捷的途径。因此,以纸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书刊市场给人的感觉是相对低迷。 有人说,目前中国文学相对衰退,我不认同这种说法。说相对衰退是把当前较短的时间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比较,这是不恰当的。历史上有许多文学繁荣期,那都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其实也是有高潮、有低谷的。因为精神产品的生产不是呈直线前进的,而是波浪式发展的。 作为阅读群体,教师与学生应当进一步被细分和区别看待 我认为,如果要对文学图书的阅读群体进行细分。教师和学生应该分属两个不同的群体,教师虽然在职业上与学生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动因上与其他成年人群体是没有太大区别的。而学生则不同,他们的阅读需求和特点,是与他们“处于成长期”这样一个特点相适应的。因此,即使是学生群体,我们也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再细分。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对文学图书的阅读需求显然是不同的。 对处于成长中的学生群体而言,文学作品固然是他们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的一个主要途径,而对于伴随着信息时代一起成长的大中学生来说,对阅读体验中“互读”功能的要求比对认知功能、审美功能、陶冶心灵功能的要求要强烈得多;他们更希望在文学阅读中寻找同龄人的声音,找到心灵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愿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是由于学生群体“处于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学生群体”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很容易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对他们的阅读取向进行一定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未来。对成年人来说,那些荒诞不经、低俗猎奇的文学作品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但如果一代代学子们所接触的文学图书大量充斥着这类货色,则这个民族的未来是有问题的。 出版人有责任对读者进行阅读引导 作为内容提供商,出版人有责任对青少年的阅读进行必要的引导。一方面,要洞悉这个群体积极的、正面的需求,并根据这样的需求组织出版图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激发需求,形成积极健康的阅读风气。 2004年,湖南文艺社根据对文学图书市场的判断,提出打造“南中国原创文学出版基地”的计划。在启动之初,我们就决定把原创文学出版作为品牌来做,实行“品牌立社,特色经营”的品牌化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打造“大风原创”。每年新出的原创作品都在30部以上,其中很多书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图书市场中的畅销书和常销书。 我们在刚刚启动“大风原创”工程的时候,就提出了“精品读物大众化,大众读物精品化”的出版理念,我们的想法是把优秀文化与大众的、时下的需求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既叫好又叫座。几年下来,我们陆续推出的长篇小说《青瓷》、《红袖》、《机器》、《命运》、《巅峰对决》、《一个女人的史诗》等50多部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图书市场中的主打产品。“大风原创”等两个项目的21种图书已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有14种原创图书列入“走出去”、“农家书屋”、“三个一百”等国家出版工程。(湖南文艺出版社 刘清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