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女性与文学五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刘琼 参加讨论

    为什么只有一个高峰
    应该加个限定语,是“近百年来”,中国女性的文学写作只有一个整体高峰。“五四”新文化运动呼吁女性打破封建桎梏、走出家庭藩篱后,接受过较好的文化训练的一批新女性不仅在生活方式上“标新立异”,还以作家的社会身份脱颖而出,她们中出现的一批佼佼者凭借文本名垂中国现代文学史,她们是冰心、丁玲、萧红、凌叔华、庐隐、石评梅、张爱玲、杨沫,等等。女性写作在当时的意义,表现为借由女性自身的体验,描绘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女性的命运、情感和欲望,不但探讨女性的社会角色和人生遭际,也书写女性的生物特征和全面欲望。可靠的性别体验和细腻的文字风格,建构了丰富而特殊的一类文学样本,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表达,所以“五四”新女性的文学写作不只是一场写作的行为艺术,相较于同时期的许多男性作家,她们的文本更具识别性,她们对旧文化体系的反抗和破坏更强,获得的关注也更明显。这一时期显然是中国女性文学书写影响力的高峰时期。这一高峰的余波甚至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被誉为“文将军”的丁玲、“三寄小读者”的冰心之所以在中国当代文坛仍然具有或虚或实的影响力,也是这个高峰的延续,她们的重要文学成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完成。
    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国社会的男女平权问题解决得相当彻底,女性的充分职业化使作家队伍里女性面孔极为丰富。随着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丰富发展,女性的文学写作在内容的丰富性、数量的繁茂性,特别是形式的多样性、表达的充分性、文本的成熟性方面,远远地超过了“新女性”时期的白话文学创作。与“新女性”用写作寻求命运改变的初衷不同,写作成为当代女性不甘平庸、寻求个体存在感的媒介。今天的女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尽管数量不少,但从文本的识别性、文本对于文学创造的影响力方面,并未持续形成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因而对于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仅从几个权威性奖项,女性作家的身影只是点缀就可想而知。什么原因?可以从生物学寻找原因,但主要还需从社会学寻求答案——“女权”在中国也并未形成“运动”,大概也是原因之一。今天这个时代,特别是在中国,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妇女极度解放的时代,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女性写作还没有出现。女性在过度解放身体和欲望、强调性别权利的同时,自体精神的丰富性和作为“人”的全面性反而在削弱,女性写作也就很难超越她的老对手——男性。毕竟,文学是要对人类精神和心灵的跋涉进行记录和分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