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评审”难让大众满意,文学奖的社会认可度走低 作为我国重要文学奖项之一,鲁迅文学奖近年来似乎风波不断。2006年,国家一级作家、担任过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的赵丽华,因“梨花体”的诗歌风格引发大量争议;2007年,数名评委成为鲁迅文学奖最终获奖者;2010年,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凭借“羊羔体”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引发争议不断。 如何树立中国文学奖的公信力?丁晓原认为,以鲁奖为代表的当下精英文学评奖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应该引起重视;专业评委应多听取受众意见,而不是将文学封存在象牙塔里。“实际操作中,还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第五届鲁奖评选中,我们曾设立了网上读者投票的环节,却出现了人为操作投票数等问题。” 湖南作协副主席欧阳友权是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他认为,鲁奖说到底还是以专家评价标准为主的“精英评审”,难以让每一个人特别是普通大众满意。 “随着传媒日益发达,可以经过一步步改革,探索建立一个好的平台或操作机制,让读者的表达渠道更加畅通。”欧阳友权说。 “真正的文学奖,只要评选的结果大家认为不错,机制上公开或不公开都没关系,拿出来的作品让人信服就可以了。文学奖的价值所在就是让更多的人读到好的作品。”方方说。 (据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姜潇、喻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