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文学观象:批评为什么备受批评(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张江 程光炜 方方 参加讨论

    “学术黑话”难以走进读者
    张江:文学批评的受众,除了专业作家,还包括普通读者。当下,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普通读者基本不看文学批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以及阅读潮流的形成,基本上由商业性的宣传、炒作来完成。个中危害自不待言。文学批评如何重获大众关注?这一方面需要文学批评重塑公信力,摆脱现实的功利考量,把批评还给文学;另一方面也需要重塑亲和力,从故作高深的伪学术中摆脱出来,消除术语依赖症,把批评还给读者。信得过、读得懂,这是大众对批评最起码的期待,也是批评最基本的要素。
    邵燕君:讨论文学批评如何走进读者,首先面临一个“读者信不信你”的问题,你是一个有眼光、有原则的“专家”,还是一个乱戴高帽、信口雌黄的“砖家”?接下来是一个“读者爱不爱听你”的问题,你是否能用鲜活的语言把大道理讲清楚,还是只能讲“学术黑话”,让普通读者不知所云?可以说,当前的文学批评在读者信任和读者兴趣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在传统的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内,商业文学市场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媒体批评”也一直没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体系。我们现在的图书市场上缺少一批有口碑、有个性、有影响的“职业书评人”,为读者推荐佳作,并进行引导性解读。由这样一批“职业书评人”主导的“媒体批评”虽然是有内在商业属性的,但会同时建立起一套内在制约的“行规”。举个例子,对于一个口碑很好的“职业书评人”来讲,为一个几千元的“红包”无原则地说好话是很不合算的,因为这将间接损伤其更大的经济利益。我们今天的很多“媒体批评”是由专业批评家“客串”的,与其说是“红包批评”,不如说是“人情批评”,消耗的是公共资源,所以特别容易“顺情说好话”,但实际上却伤害了文学批评的整体信誉。
    事实上,所谓学院派的问题也很多。钻进象牙塔里,远离文学实践,要么是以生造连自己都不懂的伪学术“黑话”为乐,要么就是以舶来的技术生搬硬套地解读文本,将生动的文本肢解成毫无生命的碎片,成为某种理论的注脚。这种大而无当、隔靴搔痒的批评,实际上早被作家和读者拒绝,沦为“自说自话”。因此,在敦促“媒体批评”加强专业品格的同时,在“学院派”中倡导“介入性”也同样重要。当然,专业研究者介入现实批评时,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以专家身份,秉学术公义,以直言精神和专业品格促进文学健康发展。切忌顶着学院的帽子,做“文学表扬家”,以公器换私利。当然,无论从事“媒体批评”,还是“专业批评”,只要是面对普通读者的批评,都必须改文风。满口“学术黑话”不可能走进读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