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爱的宝藏》:关于爱的隐性契合(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刘晗 菲利普·索莱 参加讨论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司汤达或真实的传奇性》这样评价司汤达:“司汤达信赖真实;失去真实,意味着虽生犹死;真在哪里闪光,美、幸福、爱情和一种自有其道理的欢乐就在哪里闪光。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想象女人。”爱情和死亡一样强大,司汤达所有对爱情的观念都应追溯到《十九世纪的爱情》,他将爱称为“结晶”并以激情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趣味之爱呈现。对于“我”和米娜来说,趣味之爱易获得满足,而激情之爱则是世间的珍宝。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在爱情的维度里,情感的纯度被世俗趋于感官的商业产物渲染,无限降低着自身的纯度。惊叹、幸福、希望、爱情诞生、燃起爱欲、发出质疑、幸福再次降临……这七段螺旋式升华的反复在现实和虚拟中分别得到了应验。现实中的司汤达与马蒂尔德、索莱尔斯与克里斯蒂娃,文本中的“我”与米娜、《红与黑》中于连与德·瑞那夫人、《帕尔马修道院》中法布利斯与克莱莉娅,似乎每一对恋人都难逃司汤达所设下的爱情魔咒。
    在司汤达的观念中,真正的爱情常使人想到死亡,心中宁静,没有恐惧,把死亡视作平常的参照物,或是获取许多东西的代价。作家的命运充满着小说中的神秘力量,现实中未遂的愿望,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女人会在虚构中达成,正如司汤达所说,爱情诞生于自我书写的生活,毕竟,爱之苦痛仅在刹那间,爱的宝藏较生命更长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