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阅读与体味文学之“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 刘卫东 参加讨论

    
    《春韭集》翟业军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学中的个案研究是对个别作品的聚焦精读,不单是解析文本内涵,还堪称拯救我们时代阅读的主要途径。认为自己身处“阅读最糟糕时代”的布鲁姆,非常重视个案研究,他的《西方正典》就是大规模的文本细读,被称为“阅读复兴主义”。文学正典正是通过研究者不断重返,形成阅读史,才被铭记的,而每一次重返都是一次复兴。翟业军坚持个案研究已有经年,不断对文本推敲拷打,推向正典,《春韭集》就是这些文章的合集。
    翟业军不愿定义文学,而是视之为充盈饱满却无法把握的虚无,正如他在《春韭集》后记中所说,“文学就是那么奇怪”,处于“一片空无”,但是又“不经意间环绕着我们,厮磨着我们”。作为批评家,翟业军提出这个看法很冒险,甚至带有点故意冒犯的意味。通常来说,批评家最安全的做法是用稳定的价值观和批评理论去解释作品,但翟业军则警惕、拒绝这种无差异化的操作方式,自信地依靠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审美判断去接近作品。《春韭集》对许多现当代作品进行了解读,没有一篇是从理论到文本的模式,都是紧贴作品,从小说“症候”开始的。批评界其实已经对理论泛滥的状况有所反思,也不断在呼吁批评家“身体出场”,但是像翟业军如此纠缠、死磕文本,不愿意理论“提升”的做法,并不多见。
    翟业军决意放弃理论,以“身体”的方式进入文本,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所依傍,占有优势,可以一搏。看看他文章中随处可见的问号就可以知道,他不断怀疑文本,也怀疑自己,一直使自己处于不停歇的追问之中,这些追问并不是洪钟大吕的撞击巨响,而是基于纤细如发的阅读体验的“弱弱地问”。一旦问题提出,翟业军的追问就会从微小的罅隙水银般灌入,越积越多,直到文本涨破,变成一个我们不认识的形状。追问中的翟业军也陷入一个怪圈,他会发现自己无法驾驭文本,因为接二连三的问题如同一个个若隐若现的路标,带领他走向意义密林的深处。他自虐而又尽情地燃烧自己的阅读感受,因为只有借助这片光亮,才能找到自己的方位和路向。翟业军在《寻找三盏灯》谈论苏童的时候,就反对“先锋、新历史主义、新古典主义种种外衣”,强调苏童的“南方故事”体现出生命本真,是“细胞跃动的欢欣”和“扯肝拉肺的痛楚”,这样的判断无疑将一些刻板呆滞的批评家推到了尴尬的境地,因为他们以往大刀阔斧的理论批评无用武之地了,面对文本的时候由于身体的麻痹迟钝而失语。
    翟业军关注的正是理论无法触及的地带,他决定通过身体体验的方式还原作家创作时刻的状态,并在多次体验中进行实验。他的阅读理论是:“我们听一次故事,就是对于欢欣的一次回味,对于疼痛的一次抚慰,这回味和抚慰一次怎么可能够呢?”对于将作品当做有灵魂的孩子的作家来说,翟业军摆脱了颐指气使、评头品足的批评家形象,堪称割头换命的知己,因为他解读的不是生出的孩子的长相和性格,而是追踪到这个婴儿受孕的源发情境,关照这个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欢欣”和“疼痛”。在《寻找三盏灯》这篇文章的末尾,翟业军写到了那个赶着心爱的鹅群一路奔跑和寻找三盏灯的傻子,他说:“扁金能找到什么呢?不能问,不敢问,也不忍问的。”相信写这句话的时候,翟业军并没有意识到他是作为批评家说话的,因为他已经违背了批评家刨根究底、寻找真相的伦理,而是用无限伤感的悲悯目光注视着这个主人公。翟业军此刻的“跳脱”暴露了他从事批评时对作品过于“入戏”的文学票友一面,在那些推崇老吏断狱笔法的写手面前显得像个伤感的诗人。
    过度地依赖体验可能造成独断甚至情感泛滥后的误判,而且不同状态进入文本会带来体验的差别。翟业军应该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否则他不会特意指出自己“像渴慕光明一样渴慕自反的精神”,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结论是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定论”,因为他以“不断地质疑和摧毁自己”为乐。不过,当看到翟业军几乎对自己分析的每个文本都要辨析源流的时候,基本上可以放心,他的判断具有文学史视野,不会离谱,而他的辨析和对读,常常可以在比较中相互“照亮”。
    翟业军对文学中的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魅”有异乎寻常的兴趣,但是他的阅读不是“祛魅”,而是增加,因而他的阅读使文本变得更为私人和通灵。文学的魅力在于无边的复杂,而阅读永无止境;对文本,我们最好的态度是保持敬畏和谦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