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一个被遮蔽的语体结构选择现象——论汉赋用《诗》“《诗》曰”的隐去(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4期 王思豪 参加讨论

    三自铸伟辞,创变新体
    汉赋作家用《诗》,选择将“《诗》曰”隐去,这种语言形式与意义的选择,究竟会给汉赋文体的形成与发展带来哪些创变?这些创变在文学史上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首先,汉赋用《诗》隐去“《诗》曰”,在语用功能上表现为由“断章取义”到“取辞见义”。汉赋用《诗》与《左传》引《诗》在语用学上存在差异,《左传》引《诗》是“断章取义,余取所求焉”,而汉赋用《诗》隐去“《诗》曰”,一方面是隐去了宣传的标语,削弱、甚至是打破了“《诗》曰”的符号性,让讽谏更加“隐蔽”化,从而导致原始《诗》“义”在一定程度上的丢失。如边让《章华台赋》“尔乃携窈窕,从好仇,径肉林,登糟丘”,用《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而讽谏的含义隐而不彰。扬雄《逐贫赋》“忘我大德,思我小怨”,用《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句。《谷风》为“刺幽王”之作,扬雄在这里只是取《诗》辞以表明自己对待贫的态度有失公允。王逸《机妇赋》“悟彼织女,终日七襄,爰制布帛,始垂衣裳”,用《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句,赞美黄帝广施圣恩,光耀日月星辰,又有感于织女星七个时辰移动七次的事,于是发明织布、缝衣。另一方面是将“正言”自然化,引向“绮靡”的“缘情”一路,是一种个性自觉的彰显,是真正的“诗化”。“缘情”方式有二:一是在《诗》篇名前加上情感动词,如崔篆《慰志赋》:“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冯衍《显志赋》:“美《关雎》之识微兮,愍王道之将崩。”傅毅《舞赋》:“嘉《关雎》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张衡《西京赋》:“慕贾氏之如皋,乐《北风》之同车。”蔡邕《述行赋》:“甘《衡门》以宁神兮,咏《都人》而思归。”阮瑀《止欲赋》:“思《桃夭》之所宜,愿《无衣》之同裳。”陈琳《止欲赋》:“叹《北风》之好我,美携手之同归。”丁廙《蔡伯喈女赋》:“惭《柏舟》于千祀,负冤魂于黄泉。”丁仪《厉志赋》:“疾《青蝇》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二是在化用原有《诗》句时,也在前面加上情感动词。张衡《思玄赋》“览蒸民之多僻兮,畏立辟以危身”,化用《大雅·板》“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句。看到民众的行为多不符合道德准则,在这样的浊世中独循礼法就会危及到自身,张衡赋化用《诗》句,表达自己不愿和光同尘,保持特立节操而不能的悲叹。蔡邕《述行赋》“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涩”,化用《小雅·小弁》“踧踧周道,鞫为茂草”句,言周代社会政令昌明,平易安定,可如今途穷而不得通畅,被茂草所遮蔽阻塞,悲叹人间正道的扭曲变形。繁钦《愁思赋》“嗟王事之靡盬,士感时而情悲”,化用《小雅·四牡》“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句,赋取《诗》辞,言国家多难,动乱不安,感慨时事维艰,内心忧愁悲伤,但仍然选择委身侍奉朝廷,效力于国政而有家不能归,时刻准备为国事而献身,大义凛然。
    由“以《诗》代言”到“化《诗》为辞”,汉赋引《诗》与先秦的聘盟成会用《诗》不同,《诗》由“外交语言手册”转而成为“文学创作的语辞库”。赋引《诗》语与汉代奏议之文不同,《诗》已融入赋体创作,失去了作为理想意志的明确针对性。文学是隐蕴的艺术,讲究含蓄婉陈之美,即“婉而成章”。赋取《诗》辞,重在体物、抒情二端。
    其次,汉赋用《诗》隐去“《诗》曰”,在语境上表现为意境空间的重新构建。语境不同,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也会不同;相反,语言形式的不同,也影响到语境的生成。汉赋用《诗》义,一方面是用《诗》的字面意义,即字面取义,如班彪《冀州赋》“瞻淇澳之园林,善绿竹之猗猗”,用《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句。另一方面是对《诗》句重新改写,赋予其新义。汉赋用《诗》,不同于“《诗》曰”的断章取义,而是利用诗性语言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改写,扩展诗句的意义空间。如刘向《说苑·贵德》云:“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求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33)《白虎通·封公侯》云:“州伯者,何谓也?伯,长也。选择贤良,使长一州,故谓之伯也。……王者所以有二伯者,分职而授政,欲其亟成也。……《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邵伯所茇。’”(34)“蔽芾甘棠,勿剪勿伐,邵伯所茇”,乃《召南·甘棠》中诗句,《说苑》与《白虎通》引之,一言圣人大德,一言州伯之职,皆不出诗之本义。李尤《东观赋》云:“步西蕃以徙倚,好绿树之成行。历东崖之敞座,庇蔽茅(‘茅’当作‘芾’)之甘棠。”王粲《柳赋》云:“嘉甘棠之不伐,畏敢累于此树。苟远迹而退之,岂驾迟而不屡。”李、王二赋,不仅化用《诗》句四言为六言,且不再偏重于义理的说教,而更多的是一种写景抒情。
    “《诗》曰”引《诗》注重的是《诗》的实用观念,而汉赋用《诗》则较多地蕴含着审美的批评。汉赋用《诗》从言语出发,利用历史文本《诗经》中的传统语言资源,筛选词汇,使原《诗》句从本来的语境中游离出来,熔铸到自己所需要的语境中,从而生成了一种全新意义的文本。
    最后,汉赋用《诗》隐去“《诗》曰”,在句式上,是对传统的《诗经》语言形式进行的挑战、革新,从而有助于新的文学形式的创造。朱光潜《诗论》云:“诗和散文的骈俪化都起源于赋,要懂得中国散文的变迁趋势,赋也是不可忽略的。”(35)《诗经》本多四言,“雅音之韵,四言为正”(36)。汉赋也有直用四言的,如扬雄《逐贫赋》皆四言,几乎全篇用《诗》。值得注意的是,赋家在用《诗》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诗》的四言转化为五言、七言、六言(骈俪化)、骚体化。五言化如班倢伃《捣素赋》“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化用《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皎日”、《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张衡《南都赋》“客赋醉言归,主称露未晞”,化用《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鲁颂·有J2XC27.jpg》“鼓咽咽,醉言归”。七言化如董仲舒《士不遇赋》“虽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怀进退之惟谷”,化用《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张衡《思玄赋》“天不可阶仙夫希,柏舟悄悄吝不飞”,化用《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忧心悄悄,愠于群小。……静言思之,不能奋飞”(37)。骈俪化如班昭《针缕赋》“退逶迤以补过,似素丝之羔羊”,化用《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J2XC28.jpg。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傅毅《洛都赋》“镇以嵩高乔岳,峻极于天”,化用《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骚体化如班固《幽通赋》“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化用《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张衡《思玄赋》“有无言而不雠兮,又何往而不复”,化用《大雅·抑》“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新的文体的建立,伴随着的是对固定模式的革新。汉赋用《诗》隐去“《诗》曰”,使《诗经》的四言句式发生改变,从而出现五言、七言、六言和骚体化的情况,这是在审美意义上对标准言语进行有创造性的开拓,为文学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这种语体结构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五七言体诗、骈体文以及骚体文的兴起和发展有着交互影响。
    “《诗》曰”的引《诗》方式,呈现于文本中的是“言语”的文学,在先秦文学史上可视为“诗言志”传统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至魏晋,“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文学史上形成了“诗缘情”的传统。在这二者之间如何实现过渡,一直以来,鲜有人提及。赋是韵文,本身具有《诗》的言志特征,即“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假象尽辞,敷陈其志”(挚虞《文章流别论》)。同时,《诗经》中的词句和物象又成为汉赋作家情感的催生剂和承载体,即赋作家利用《诗经》文本所提供的意象原型,渗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使赋文具有“绮靡”的“缘情”特征。汉赋用《诗》隐去“《诗》曰”标志所释放出的语言结构创造活力,加速了五七言诗体、骈体文以及骚体文创作的生成与兴盛,可视为文学由“言语”走向“文章”的桥梁。赋广取《诗》辞,重在“体物”,且隐蕴《诗》义,婉陈其情,从而完成了“言志”到“缘情”的更替。更替阶段的特征就是“义”的弱化、“志”的隐藏以及“辞”的彰显和“情”的蕴藉化,这是汉代经学之外的《诗》学关键,应该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