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一个被遮蔽的语体结构选择现象——论汉赋用《诗》“《诗》曰”的隐去(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4期 王思豪 参加讨论

    二“《诗》曰”的隐去:由重义到事形
    朱自清《诗言志辨》谓:“春秋以后,要数汉代能够尽《诗》之用。春秋用《诗》,还只限于典礼、讽谏、赋《诗》、言语;汉代典礼别制乐歌,赋《诗》也早已不行,可是著述用《诗》,范围之广,却超过春秋时。”(15)“《诗》曰”的传统延续到汉代,汉人不仅在《诗传》、《诗序》中广泛使用,而且史传、奏议、子书中也无处不在。但有一类文体却甚为特殊,那就是汉赋。据统计,汉赋提及“六经”名十三次,提及《诗》名十次,用《国风》一百八十八次,用《雅》一百九十二次,用《颂》三十七次,总共用诗四百四十次。用《诗》方式:论诗三十七次;取义八十五次;取辞二百六十次;乐歌二十九次;直引六次。直引有“《诗》曰”类标志,且都出现在西汉议论性质的赋体文中,如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且《诗》不云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6)东方朔《答客难》:“《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非有先生论》:“《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此之谓也。”“故《诗》曰:‘王国克生,惟周之贞。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神乌赋》:“诗[云]:‘云_(云云)青绳(蝇),止于杆。几自(?)君子,毋信儳(谗)言。’”(17)而其他以“赋”名篇的赋作,均未有“《诗》曰”类词语出现。
    汉赋用《诗》隐去“《诗》曰”的原因何在?
    首先,调声制韵的诵“赋”之风促使了“《诗》曰”的隐去。何为“赋”?《汉书·艺文志》谓:“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18)何为“诵”?《周礼》郑玄注曰“以声节之曰诵”,贾公彦疏云:“以声节之曰诵者,此亦皆倍文,但讽是直言之无吟咏,诵则非直倍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为异。”诗有音律可节,故可诵,诵赋也应有音律可节,虽不合乐,但必须有节奏地朗诵,以达到娱人耳目之功用。《国语·周语》引召公语云:“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而后王斟酌焉。”(19)诵赋之风是对瞽矇献诗、诵诗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范文澜《文心雕龙·诠赋》注云:“荀、屈所创之赋,系取瞍赋之声调而作。”(20)楚汉宫廷,“听赋娱乐”之风盛行,宋玉创作《高唐》、《神女》赋以娱乐顷襄王,枚乘诵读《七发》给楚元王太子听以致太子霍然病愈。《汉书·王褒传》记载汉宣帝“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21),又记载后宫贵人左右皆诵王褒《洞箫赋》、《甘泉赋》以娱侍太子事。《汉书·元后传》也载成帝召见刘歆“诵读诗赋,甚说之,欲以为中常侍”事(22)。“诵”的表达方式注重音色、音调、语气、节奏,因此需要有适合自己体式的语言结构。枚乘《七发》有句云“诚奋厥武,如振如怒”,语出《大雅·常武》“王奋厥武,如震如怒”。如果仍像《左传》一样以“《诗》曰”的引《诗》方式在赋中出现,语言拘束,可能就不便于以声节韵。另外,将“《诗》曰”隐去后,可以对《诗》句进行些巧妙的修改,以便于诵读,张衡《东京赋》云“卜征考祥,终然允淑”,语出《?{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终焉允臧”。赋中改“臧”为“淑”,是为行文中押韵的需要,赋中文字的韵字是:育、淑、陆、燠、复、古、祖、户。何焯评曰“平子工在换字”(23),此即是也。又,班彪《北征赋》“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这句话出自《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四言虽质朴、简洁、明快,但句中缺乏节奏变化,不利于诵读,必须要对《诗经》原句加以修改,于是在句首加上重音节的动词,在句中加入轻音节的形容词和虚词,从而使句子加长,音节扩大,读来更有节奏感,达到“入耳之娱”(《文选序》)的效果。汉赋引《诗》隐去“《诗》曰”是为了调声制韵,以达到追求语言节奏美之目的,诵赋其实就是在诵大规模的“描写诗”,这种利于“诵”的语言结构方式成为汉赋的文体特征之一。
    其次,“《诗》曰”的出现与隐去,贯穿于其中的是“王道之迹”的汩没与兴盛。先秦“王道”思想寄于二端:一曰载言,一曰载事。《诗》、《书》为雅言之所,《春秋》为记事之本,两相比较,言比事更为重要。《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诗》载“王言”,是“王道”的载体,《诗》亡则寄寓于《春秋》,《日知录》卷一三“周末风俗条”:“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24)“王言”的承载体由作诗、献诗转向了以“《诗》曰”为标志的赋《诗》、引《诗》。《左传》一方面“以历史之事实解释《春秋》”,以史传经(25)。另一方面又赋《诗》、引《诗》,以“《诗》曰”的形式论证《春秋》、丰富《春秋》,以期事与言的统一,诚如刘知几《史通·载言》所说:“逮左氏为书,不遵古法,言之与事,同在传中。然而言事相兼,烦省合理,故使读者寻绎不倦,览讽忘疲。”(26)言语合事,且由言事并重趋向重文辞而事的因素衰微,“言语”的传统开始兴盛。《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序》云:“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27)迨至赋体兴起,学《诗》之人的“言语”传统消退,转而作贤人失志赋,皆有“侧隐古诗之义”。赋是对《诗》的时代制作礼乐制度的承接,是《诗》的政治功能的承接。西周制礼作乐,重礼乐的教化功能,而具体落实于“诗教”。前言“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以及《周礼》载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诗乐“补察其政”而代行“王言”之目的明显。春秋以降,礼乐制度崩坏,至汉武帝朝“崇礼官,考文章”,建乐府,而赋家献赋成为礼乐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承载有一定的礼仪功能。班固推阐“赋者,古诗之流”说,指归亦在于强调赋对《诗》之礼乐功用的延续与重构(28)。汉赋承“诗教”而兴汉,将礼仪功能与王政思想相结合,又具有制度化的意义。缘此,汉赋大量引《诗》,正是借用经义“王言”而代行“王政”。赋本身也成为一种对“王言”的归复,而用《诗》隐去“《诗》曰”类符号,是以文辞描绘化用《诗经》,此之谓“以文传经”。
    与此相应的是,“《诗》曰”的隐去与赋家主体精神的回归密切相关。王充《论衡·书解》将儒者分为“世儒”和“文儒”两种。世儒“说圣人之经,解贤者之传”(29),如《诗》家鲁申公,《书》家千乘欧阳、公孙之流;文儒“卓绝不循”,“书文奇伟”,如陆贾、司马迁、司马相如、刘向、扬雄等文章之徒。先秦诗作,作者不名,劳孝舆《春秋诗话》云:“风诗之变,多春秋间人所作。……然作者不名,述者不作,何欤?盖当时只有诗,无诗人,古人所作,今人可援为己诗;彼人之诗,此人可更为自作,期于‘言志’而止。人无定诗,诗无定指,以故可名不名,不作而作也。”(30)因此称引者也都述而不作,转而通过借赋《诗》、引《诗》来达到普遍的社会认同,以至于自己的个性却被遗忘和消解。至汉赋创作,赋家主体精神渐趋回归,他们不再满足于《诗经》“雅言”,皇甫谧《三都赋序》云:“逮汉贾谊,颇节之以礼。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其文博诞空类。”汉赋作家不再囿于经典之言,正如刘勰所说:“虽取熔经义,亦自铸伟词。”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解释道:“二语最谛。异于经典者,固由自铸其词;同于《风》、《雅》者,亦再经熔炼,非徒貌取而已。”(31)汉赋作家用《诗》,已不再过多地注重《诗》义的援引,更加关注的是怎样熔铸《诗》辞,为己所用。挚虞《文章流别论》云:“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情义为主,则言省而文有例矣;事形为本,则言当而辞无常矣。”(32)汉赋作家的创作倾向由“重义”向“事形”转变,注重的是如何去敷陈体物,故“文无例”、“辞无常”,“《诗》曰”引《诗》的格局必然会被打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