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先唐文学文本的“完整性”与“碎片化”——兼论文学文本的“不可靠性”问题(8)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大学学报》2014年第 孙少华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 尚书(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61.
    [2] 易宁.《史记•殷本纪》释《尚书•高宗肜日》考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4).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16.
    [4] 钱时.融堂书解(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537.
    [5] 高云萍.伍子胥故事的历史演变(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6] 钱彩.说岳全传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
    [7]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710.
    [8] 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488.
    [9] 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35.
    注释:
    (1)如司马迁对伍子胥的同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先秦,如《庄子•盗跖》“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荀子•君子》“吴有伍子胥而不能用,国至于亡,倍道失贤也”、《成相》“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大略》“比干、子胥忠而君不用”等,对司马迁的思想应有影响。
    (2)仪式、口传、音乐、图像等承载的文学材料,也具有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被改变的特点。文学文本不可靠的话,此类文学文献同样具有“不可靠性”。
    (3)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现在使用的研究方法,要么是从清儒那里继承下来的,要么是民国时期从西方舶来的。我们文学史与批评史的写作路径,无不是欧美文学史、批评史的翻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