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李善注《文选》之解题探研(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翔翥 参加讨论

    
    七、长于地理 擅于典制
    通观《文选》篇题之注,李善对于地理与职官的精确而熟练地把握,这也是篇题之注的一大特色。但凡文题涉及的地名及其历史变迁,职官及其历史沿革,李善皆能征引文献一一廓清,显示其渊深的文史富藏。
    地理方面,这里试以谢灵运为例:《文选》录谢诗篇数32篇,仅次于陆机,居于所录作家作品篇数排行榜第二;善注篇题篇数23篇,居于所录作家作品篇题注释排行榜第一。我们通过阅读李善之注,则谢灵运所游历的永嘉山水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兹举例如下:
    《邻里相送方山诗》下注:“丹阳郡图经曰:方山在江宁县东五十里,下有湖水。旧扬州有四津,方山为东,石头为西。”《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下注:“水经注曰:京口,丹徒之西乡也。又曰:京城西北有别岭入江,三面临水,高数十丈,号曰北固。”《晚出西射堂》下注:“永嘉郡射堂。”《登池上楼》下注:“永嘉郡池上楼。”《游南亭》下注:“永嘉郡南亭。”《游赤石进帆海》下注:“灵运游名山志曰:永宁、安固二县中,路东南便是赤石,又枕海。”《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下注:“精舍,今读书斋是也。谢灵运游名山志曰:湖三面悉高山,枕水渚山,溪涧凡有五处。南第一谷,今在所谓石壁精舍。”《登石门最高顶》下注:“灵运游名山志曰:石门涧六处,石门遡水上,入两山口,两边石壁,右边石岩,下临涧水。”《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下注:“灵运山居赋曰:若乃南北两居,水通陆阻。又曰:永归其路,乃界北山。注曰:两居,谓南北两处,南山是开创卜居之处也。又曰:大小巫湖,中隔一山。然往北山经巫湖中过。”《从斤竹涧越岭溪行》下注:“灵运游名山志曰:神子溪,南山与七里山分流,去斤竹涧数里。”《过始宁墅》下注:“沈约宋书曰: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幷有故宅及墅,遂修营旧业,极幽居之美。水经注曰:始宁县西,本上虞之南乡也。”《七里濑》下注:“甘州记曰:桐庐县有七里濑,濑下数里至严陵濑。”《初发石首城》下注:“伏韬北征记曰:石头城,建康西界临江城也,是曰京师。”《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下注:“谢灵运山居图曰:华子岗,麻山第三谷。故老相传,华子期者,禄里弟子,翔集此顶,故华子为称也。”《南楼中望所迟客》下注:“谢灵运游名山志曰:始宁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横山。”
    职官方面,这里试以任彦升为例:《文选》录任诗篇数19篇,与潘岳比肩。居于《文选》所录作家作品篇数排行榜第六;善注篇题篇数14篇,居于所录作家作品篇题注释排行榜第五,与曹子建同列。任氏为文多令、表、启类公文,涉及职官之升降,人事之变迁,我们通过阅读李善之注,则可见李善对于南朝史实及职官制度的娴熟程度。兹举数例如下:
    《宣德皇后令》下注:“萧子显齐书曰:文安王皇后,讳宝明,琅邪临沂人也。父晔之。齐世祖为文惠太子纳后。郁林卽位,尊为皇太后,称宣德宫。梁王萧衍定京邑,迎后入宫称制,至禅位。梁王于荆州立萧颖冑为帝。进梁王为相国,封十郡为梁公。表让不受,诏断表。宣德皇后劝令受封。”《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下注:“萧子显齐书曰:明皇帝,始安贞王道生子。初,太祖封西昌侯。废郁林王,海陵王封宣城郡公也。”《为萧扬州荐士表》下注:“萧子显齐书曰:始安王遥光为扬州刺史。刘璠梁典曰:齐建武初,有诏举士,始安王表荐琅邪王暕及王僧孺。”《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下注:“萧子显齐书曰:褚蓁,字茂绪,为义兴太守,改封巴东郡,表让封贲子霁,诏许之。官至前将军,卒。”《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下注:“吴均齐春秋曰:竟陵文宣王子良薨,西昌侯以天子命假黄钺太宰。”《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下注:“萧子显齐书曰:卞彬,字士蔚,官至绥建太守,卒。济阴卞录曰:壸字望之,永嘉中除著作郎。苏峻称兵,为尚书令右将军,领右卫。峻至东陵口,六军败绩,壸乘马被甲赴贼。二子眕、盱见父去,随从,俱为贼所害。赠侍中、开府。谥忠贞公。”《奏弹刘整》下注:“沈约齐纪曰:整,宋吴兴太守兄子也。历位持节都督交、广、越三州也。”
    八、辑佚渊薮 考证资粮
    《文选》李善之注还保留不少今已亡佚之书的残章零什,堪为辑佚之渊薮,考证之资粮。如篇题之注,也存有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东晋李充《翰林论》两部佚书的宝贵片论。
    挚虞者如:张平子《南都赋》下注:“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班叔皮《北征赋》下注:“流别论曰:更始时,班彪避难凉州,发长安,至安定,作北征赋也。”曹大家《东征赋》下注:“流别论曰:发洛至陈留,述所经历也。”
    据《隋书·经籍志四》,以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为总集编纂体例之始。所谓总集,指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序”说:“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矣。”
    此外,挚虞所作还有《文章流别集》四十一卷,《文章流别志》、《文章流别论》各两卷。“集”选录各体文章,“志”著录篇目及作家简历,“论”评述各体文章的源流及优劣,三者合观,体例完备。可惜三书早已佚失,唯遗残篇,我们只能通过这些尚存的残篇得其义例。诚如清人马其昶《〈桐城古文集略〉序》所说:“总集盖源于《尚书》、《诗》三百篇,洎王逸《楚词》、挚虞《流别》后,日兴纷出,其义例可得而言。”
    李充者如:应璩《百一诗》下注:“李充翰林论曰:应休琏五言诗百数十篇,以风规治道,盖有诗人之旨焉。”杨子云《剧秦美新》下注:“李充翰林论曰:杨子论秦之剧,称新之美,此乃计其胜负,比其优劣之义。”
    李充,《晋书》有传。《隋书·经籍志》著录其《翰林论》三卷。此书今已亡佚。今有严可均《全晋文》卷五十三辑录残文八则,合今人补辑共十三则。《玉海》引《中兴书目》称“《翰林论》二十八篇,论为文体要”。《文镜秘府论》说:“李充之制《翰林论》,褒贬古今,斟酌利病,乃作者之师表”。从今存残文观之,《翰林论》如同挚虞《文章流别论》,大抵按文章体裁分类,于每种体裁中列举若干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然后褒贬古今,斟酌利病。
    由上观之,“集”乃文选家按体裁选录文章;“论”为文论家按体裁评论文章。《文心雕龙·序志篇》对挚虞(字仲洽)《流别》,李充(字弘范,《晋书》说字弘度)《翰林》两书评骘说:“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于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玚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巧,《翰林》浅而寡要。”
    以上就《文选》篇题之注的主要特色,举起荦荦大者。当然,简短的篇题之注中,还有其他诸方面也值得我们注意并加以探讨的。如李善对于“乐府类”诗歌的注释;对于联章组诗,如束广微《补亡诗六首》、颜延年《五君咏五首》、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的注释;对于陆士衡、曹子建、谢玄晖、颜延之、潘安仁、鲍明远、沈休文等著名作家的偏好等,无不显示出李善在注释过程中因人因文而异,随文随体而注的整体把握和个体追索。
    近人黄侃在《文选平点》中说:“文题下注非李氏文,凡题下注皆有可疑,而洛神赋题下注尤繆。”我们以为这个说法显得下语过重且有失客观。清人胡克家在《文選考异序》中说:“文选之异,起于五臣。”他又在《重刻宋淳熙本文选序》中说:“宋代大都盛行五臣,又幷善为六臣,而善注反微矣。”于是,我们难以说清楚何者为善注,何者为五臣之注,所谓“崇贤旧观,失之弥远”。因而,将篇题之注完全从李善之注中抽出是不客观且有失公允的。通过篇题之注,我们可以理解并体会李善注释之学所具有的广袤的语言学识和文化空间。
     
    参考书目: 
    [1] 《文选》李善注,[清]胡克家刻本,中华书局,1977
    [2]《文选考异》「清」胡克家著,附于《文选》李善注胡克本,中华书局,1977
    [3]《文选李注义疏》「民国」高步瀛著,曹道衡、沈玉成点校,中华书局,1985
    [4]《文选平点》「民国」黄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文选学》「民国」骆鸿凯著,中华书局,民国二十六年
     
    (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慈济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