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朱立元:一部审美经验观念史的系统专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章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newdu 参加讨论

——序《西方审美经验观念史》

 

进入现代后,西方美学有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越来越重视审美经验的研究。像审美移情说、审美心理距离说、接受美学、阐释学美学、经验美学等,都很注意把审美主客体联系起来,探讨审美经验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分析其中的实际体验。不是说人们已不再关心美的本质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仍有人在做。只是从主流趋向上看,人们大多已不再看重,或者已不再相信审美现象有着共同的本质。比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就认为,审美经验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否定自身的历史,根本不可能有个固定不变的本质存在。这种说法合适与否姑且不论,它至少说明了一种现象,即历史上,特别是进入现代以来,实际审美经验的确有着不小的流动性和变动性,对此加以研究,无疑是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实际审美经验复杂多变,对它的看法也同样如此。有人认为审美经验只是心理现象,有人认为是文化现象;有人认为审美经验主要关乎欣赏和接受,有人则提出应把艺术经验也包括进来;还有人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特殊的经验,有人则认为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可以是审美经验;有人认为审美经验求和谐、求快乐,有人却认为带来痛苦或震惊的未尝不是审美经验。这些林林总总的说法在当代西方都有市场,也各有自己说得过去的理由。不过,有各种不同的意见固然是好,却也容易引起观念上的混乱。因此在上世纪中期的时候,接受美学理论的持有者姚斯就希望有部审美经验的“正史”,做些正本清源的工作。实际上,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茨当时已做了一些相关的工作,他的《美学史》和《西方美学概念史》也专门提到了审美经验,只是线条尚嫌粗略,且基本站在审美接受的立场来看审美经验。除此之外,到今天我们还没有看到一部审美经验观念史方面的系统专著。张宝贵从研究杜威经验美学起,在这个领域做了十余年的辛勤工作,有着较为丰富的积累,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西方审美经验观念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颇有学术分量的专著。这部新著的面世,对整个审美经验领域的研究,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大好事,可喜可贺!

看过这部书稿后,有三个地方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首先是作者构架全书的思路。他把审美经验观念的发展,和西方哲学的整体演进结合起来讲,在二者的联系中分析审美经验观念的特点。这样做有个好处,不会将审美经验观念孤立起来,使它成为某种抽象的审美现象。比如第七章介绍的休谟审美同情理论,如果单纯看作是一种审美学说也并无不可,甚至也可以和后来的审美移情说联系起来。但这显然局限了休谟理论的意义,因为这个说法是他哲学思想的一种运用,也就是说,审美经验不再具有认识功能,后者是经验理性要处理的事情;审美经验无非是一种想象、虚构的活动,仅仅是悦人情致。这既是培根说法的继承,同时,也启发了康德。英国经验主义的奠基人培根谈审美经验的地方不多,看法似乎也散漫,但有一点他讲得很明确,即把审美经验看作是一种虚构,不受经验证实的制约;后来康德说审美活动无关乎概念认识,无关乎实际功利欲望,而是关乎人的“心意状态”,源头也就在休谟那里。像这些脉路如果不结合休谟的整体哲学思想去看,的确见不出它的来龙去脉,也很难体会它对审美经验观念的影响有多大。所以作者把审美经验观念和哲学思想发展结合起来构架全书,这一思路我认为是很可取的,至少对开阔审美经验观念的视野颇有助益。

因为是和哲学思想演进结合起来讲,该书在一些重要审美经验观念的梳理上,就能前后贯通起来,不会因换了提法,就断了观念演变的线索。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该是作者对审美“观照说”(contemplation)的整体把握。他说这个观念最早的源头该在古希腊酒神祭祀仪式里,和“净化”功能密切相关;到毕达哥拉斯的时候,它才变成了具有某种神秘意味的理智沉思,毕达哥拉斯其实也只接受,或者最重视这种审美的体验方式。后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继承了这种看法,前者的灵魂回忆说、迷狂说,都把这种理智的审美观照当作必要条件,而且也同样视之为最合乎理想的审美经验类型;后者尽管排除了其中的神秘成分,承认理智观照之外感性审美活动也很重要,但对前者更高看一头,还是显而易见的。后来这条线索一直没有断绝,奥古斯丁把静观美看得最高,英国经验主义者看重的“趣味”,都是审美观照说的变化形式;到了康德这里,更把审美判断力看作是一种直观的能力,其中他所讲的“反省判断”和古希腊的源头联系非常密切。甚至黑格尔对自然美的轻视,也主要是因为这种审美经验体现不出艺术经验的那种对立冲突因素。至于叔本华、尼采一直到柏格森、克罗齐这一线的意志论或非理性主义的传统,其核心范畴无论称作为“直观”(intuition)还是“直觉”,直接源头或许在康德身上,但更远的渊源还是在古希腊。

宝贵强调这个线索的演变还是有他的道理,因为不仅是在西方传统中,即便在现当代的西方美学里,审美观照思想也有明显的反映。比如接受美学,再比如舒斯特曼的生活美学,都很重视这一点。作者在《导论》中提到的“顺从的同化”说,就是舒斯特曼概括出来的重要审美观照类型。

最后还要谈的一个印象是,作者在审美经验观念的源头下的功夫比较足。我觉得这样做很有必要。当代西方审美经验观念之所以杂出不穷、争议不断,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恐怕是对这个观念源头重视不够。宝贵从“经验”一词的古希腊词源入手,根据它所具“冒险”、“尝试的行为”之义,考察了大量毕达哥拉斯以前的审美经验现象,并联系种族、地理、环境、文明间相互影响等等因素,得出结论说,审美经验主要出自于古希腊人的“认识欲望”,古希腊最初的哲学就是它的审美经验,认识的落脚点在人生幸福上。这种观点是否成立自然可以讨论,但这些看法可以为我们对审美经验观念的发生,提供一个比较新颖的思路。

(责任编辑:张汉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