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武”、“侠”与武侠文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倪祥保 参加讨论

    “侠”的形义结构比较耐人寻味。《说文解字》:“侠,俜也,从大夹声。”“俜,使也。”“夹,持也,从大侠二人。”根据 《说文解字》关于这三个字的解释,可以得到关于“侠”的基本意思应该有这样两个:一是《辞海》所认可的“通‘挟’、‘夹’”;二是根据《说文解字》相关解释可以概括出来:指有两个(小)人可以供其(大)役使。前者主要强调“侠”的个人能力,和勇武相关,后者侧重强调“侠”的身份和权力。但这两点都不能直接与 《韩非子·五蠹》关于“侠以武犯禁”或《史记》所谓“游侠”的意义很好地勾连起来。根据《说文解字》“夹,持也,从大夹二人”这个解释来看,“夹”、“侠”不仅是通假字,还很可能是古今字。两者构型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夹”的构型由三个“人”字组成,“侠”则由四个“人”字组成。其中“大像人形”之“大”,表示一个“孔武有力”的人。在这个“孔武有力”之人的两个手臂下,有两个比较小的 “人”字——表示两个被保护的弱小之人,而不是被役使的弱小之人。在“侠”字构型左侧的一个单人旁,其表意与很多汉字中的单人旁一样,都表示和“人”相关。在此主要表达对“孔武有力”之人保护弱小之人行为及精神的肯定和赞美 (如果说是役使两个弱小之人则完全相反了),即表示“侠”的思想行为本质上符合人类价值和人道精神。因此,与其说“武”和“侠”的组合是因为两者都具有“孔武有力”的内在意义,不如说因为“武”和“侠”两字对中华民族而言,都具有“孔武有力”之人应当去努力制止暴力、保护弱小、安定社会的这种文化认同。
    在中国武侠文化中,哪里有以强凌弱、欺压无辜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哪里就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和除暴安良的侠士显露身手、“替天 (人道的公平正义)行道”。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武侠文化的基本表达,也是中国武侠小说叙事结构与行为动作的最一般模式。当这样的叙事结构与动作模式被直接延伸到武侠影视剧中的时候,不仅因为其非常符合影视艺术的某些特性(如情节的追逐性和动作的造型性)而比较容易带来较大的成功,而且常常因为其生动地传播着中华武侠文化的积极内涵与正面价值 (如《精武门》、《少林寺》等)而具有很好的文化影响力。
    应该看到,武侠影视剧中的武功打斗设计只是动作造型层面上的,其叙事、动作模式所写意传神的部分才是其关键的文化内涵之所在。所谓武侠影视剧的关键文化内涵,主要涉及的一点其实就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武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