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迎难而上的《中国美育思想通史》(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张法 参加讨论

    其一,有从中西的区别中体会中国古代美育之难,西方的美育正如西方的美学,非常清楚,有明显的论述路径进入,中国的美育,正如中国古代的美学,嵌在各类文献之中,寻找出来甚为不易,从而中国古代的美育文献,不容易一次进入就可厘定完成。因此——
    其二,有把中国古代分散在不同类型中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之难。美育,不仅关联到美学思想,而且关联到教育学,中国古代美学史经过百年演进,在资料的整理上已经有了相当成就,但中国美育史资料,除了中国美学思想材料之外,还关联到具体的制度、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等,至今还未形成专门而系统的整理。《通史》从美育“思想”进入,实际上是凭借中国美学史成就的方便,由美学思想而扩展到美育思想,其所取得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但美育与其他方面的关联在当前研究尚未完善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美育思想梳理更有效进行。
    其三,整合中国古今美育思想差异之难。古代的美育思想,在嵌在各类材料之中,以古代整合型方式呈现的,现代的美育思想,直接借助西方美学思想,有一明晰的主题统帅、思想体系、学术脉络。而现代美育,本身又在西方区分型思想和中国古代整合性思维的矛盾与调适中进行,因此,把古代美育思想和现当代美育思想分别呈现是容易的,进入到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则较困难。《通史》作者在以前多本简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外在的扩容和内在的深化,但如何更好地对接古今,一直是美育史的难题,也是美学史与好多学科的难题,因此,《通史》在这方面的尝试,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有推进学术的现实意义。
    治中国美育史之难,不仅在这三点,但从这三点,就可以看到,写这样一本通史之不易。面对中国美育史之不易,《通史》的作者仍迎难而上,我想,在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对美育的巨大需要。正因为治中国美育史的不易,《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的出版给这一领域带来的学术升级,同时也应会激起这一领域正在争论中的种种重大问题的新一轮讨论。我想,《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的意义,不仅在于相对于以前所出的著述来论,有一个大幅度的升级,更在于在以升级的方式呈现来的总结,成为关于中国美育思想史的进行在新的层次上进行新讨论的多样性的点和多样性的面。也许,正是在《中国美育思想通史》所规范所引出所激发的讨论中,中国美育通史的研究将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