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湖湘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进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2014年06月06日 邱 高 参加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比较视域下的湖湘女性文学研究》是罗婷教授与其弟子们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的研究成果。这是一部对20世纪湖湘女性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流变进行全面探讨,并集中选取10多位湖湘女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进行专题研究的新著。该著揭示了湖湘女性文学的独特文化品格、独立女性意识和深厚美学意蕴,彰显了湖湘女作家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坛上的深远影响和永恒魅力,给湖南地域文学及中国女性文学添上了浓厚一笔,同时促进了湖湘女性文学和湖湘文学的向前发展。
    该著共有12章,近50万字。第一章是对湖湘女性文学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生存与发展的总论。通过本书对湖湘女性文学的界定与阐释,我们发现湖湘二字是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精神含义的,不能仅仅拘泥于行政地域概念,例如,像琼瑶这类女作家,或许籍贯的确在湖南,可是其生长发展之地却并非湖南,我们对其的研究必需要到达她们的地域文化精神归属层面上去。她们虽然不一定留守在湖南,却都保留着鲜明的湖南人特色,作品中也无不透露出湖湘文化不安于本分、渴望变革、敢为天下先的禀赋。同时,著者也详细阐述了唤回某些仅仅籍贯在湖南,人生大部分时间却与湖南无关的文学游子的三条不同途径,这有助于我们对这些文学游子进行更好的把握,也有利于我们对她们的作品进行不同的解读。
    该著其余11章是对11位湖湘女作家的专题研究,但是这些湖湘女作家大体可用四个时间段来划分,即五四前后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1979年以及新时期以后。陈衡哲、袁昌英和白薇在五四时期浮出历史地表。这三位都是喝过洋墨水的湘女作家,她们通过留学,企图摆脱传统女性的命运。衡阳籍女作家陈衡哲是中国现代文学园地里的拓荒者,她力挺胡适并响应“文学革命”的口号,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从而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位用白话文写作的女作家。陈衡哲的女性观温婉且充满理性色彩,她强调女子的个性人格,认为女子只有在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前提下才能绽放出生命的美丽光辉,这样的女子才是真正争取到了“人”的资格。醴陵籍女作家袁昌英也是一位通过留学来造命的女作家,但对于她而言,文学的世界是一个“无父”的世界,因为在同时代传统文学作品中,父权思想浓厚,女作家的笔墨中总会有一股子“弑父”气息存在,而袁昌英的父亲不仅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才子,也是一位重视女子教育的父亲,袁昌英根本没有受到父权阴影的影响,所以她的女性主义情怀沐浴着人道主义的阳光。白薇也是同时代著名的湘女作家,她的创作深受日本留学经历影响而充满着明显的唯美色彩,但是白薇的生活是很悲惨的,在与杨骚一场以悲剧收场的恋爱过后,白薇使自己陷入了病魔打造的泥潭之中。她的一生唯美唯情,激情满怀,不甘命运的摆布,最终孤独地死去。
    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重要湖湘女作家有谢冰莹和丁玲,她们不同于五四时期的作家,而以女性的真实经验从内观察呈现了女性革命选择的多样面貌:谢冰莹参加了国民党中央军校,丁玲则参加了共产党八路军。她们当兵的动机很简单,为了人生理想,更是为了女性的经济独立考虑。谢冰莹被誉为“中国新文学史上‘女兵文学’的祖母”、“中国第一位女兵作家”,她的代表作都是以女兵日记形式完成的,由于女性生活空间的有限,这些日记作品又带有某种程度的自传色彩。她的前期作品倾向于浪漫主义,呼唤自由与平等,字里行间透露着解放的气息和一股渴望冲破牢笼的力量。具有时代叛逆精神的绝叫者丁玲不仅是湖南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从女性角度来说,丁玲与她同时代的女作家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其鲜明的女性个体意识。她的视点从过去小资女性下沉到革命妇女、劳动妇女、受侮辱的妇女等更广泛的妇女层面上,体现了其女性意识的强劲复苏。
    在谢冰莹和丁玲从军远走后,其他女作家们在湖湘女性文学这片大河中似乎只泛起了些许波澜,在新中国成立后至1979年这30年时间中,真正掀起湖湘女性文学浪潮的大家归属于远在北京的杨沫和台湾的琼瑶。杨沫祖籍是湘阴,生长于北京,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传统文化而走上革命道路,开始了文学创作。她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就是她本人活生生的写照,对家庭和社会进行不屈反抗最后投入洪流走上革命道路。在文学上,杨沫坚持的是爱情加革命,而琼瑶则是彻底的爱情到爱情。琼瑶的小说被称作是“爱情百科全书”,表现和讴歌爱情是其永恒主题,她主要以女性感性叙事为主,叙写历史长河中女性成长、生活和命运的轨迹,表达了她对婚姻家庭以及社会问题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30年湖湘女性文学同民国时期湖湘女性文学一样,都是靠自传体小说走上文坛,她们甚至更加坚持这种文体。
    在新时期以后这个时间维度里,残雪、叶梦、蒋子丹、龙应台等湖湘女作家逐渐涌现。随着政治人物传记和回忆文章的面世,自传体小说终于不再是湖湘女性文学的必由之路。女性意识的重要性逐渐开始超越女性经历的重要性。湖南女学者朱小平认为“女性意识是新时期湖南文学的灵魂”,也许正是因为湖湘大地拥有了这种灵魂,才使得湖湘女性文学在这一新时期蓬荜生辉。来自益阳的叶梦通过其成名作《羞女山》呼唤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笔下的女娲,创世又创人,是人类毋庸置疑的母神,这才是女性的真正面目,她抵制反抗男权制下被歪曲的女性形象,渴望唤起女性的自信和魅力,塑造出她们真正的自我形象。衡阳籍女作家龙应台一直居住在台湾,她喜好写杂文,在当时较为宽松的言论环境下,她的杂文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针砭时弊,切中民意。除了批判男权文化意识和倡导女性主体意识外,她还透过作品书写了女性生命的体验,为人妻,为人母,是女性生命历程中非常自然的一种生命体验。残雪和蒋子丹成功学习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卡夫卡和荒诞派风格并将其自成一体。她们都出生于名门世家,在当代文坛,蒋子丹以其黑色幽默和荒诞色彩的小说系列确立了她的文学地位。她有着湘妹子乐观、自信、泼辣、要强的独特个性,她坚持走锐意创新的写作道路,认为生活中的荒诞激发了她的想象。至于残雪,她是最怪异同时又是最典型的湖湘文学女才子,她是楚巫的传人,其修养如陈衡哲与袁昌英的知性博雅,生活如白薇的幽闭孤绝,批判如龙应台的率直犀利,发展如丁玲的诡异多变。残雪着眼于深沉的精神世界,她的文学创作普遍带有典型的湖湘文化味道。
    近20年来,文学界对于湖湘文学的研究虽有论述,且主要从地域文学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湖湘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则几乎没有。《比较视域下的湖湘女性文学研究》恰逢其时地弥补了这一缺憾,该著对众多湖湘女作家进行深入研究,在把握这个群体的同时又进行地域文化分析。就宏观而言,著者采用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湖湘女性文学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对湖湘女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微观来看,著者比较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语境下湖湘女性作家的独特个性、女性经历及女性意识。该著的比较不是单一进行的,而是宏观视野下有微观的比较,湖湘女性文学就是在这种中西文化碰撞、多种文化交融语境中诞生和发展的。不难看出,罗婷等人极其重视湖湘女性文学,在全书中都对湖湘女性文学寄予了希望,弥补了学者对某些实力派湘女作家的忽视而留下的空白。罗婷等人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通过客观、冷静的研究,通过对史料的积累和考察,博中见深,实中求新。该著是一部具有极大研究价值的专题著作,罗婷等人在研究中始终坚持、贯穿并体现了自己作为一名湖湘女性的女性文学观,并不断认真完善其理论体系。这种对湖湘女性文学的认识,是建立在跨地域、跨时代、跨文明的比较文学观上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