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人本思想起源的新探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3月 陈思蓓 李海峰 参加讨论

    
    亚述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中叶,主要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国内的亚述学学者在两河流域经济、法律、语言、文学及宗教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国内学者多从微观角度,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两河流域文明进行解读,对于一些理论性问题,则缺乏中观、宏观的论述。近日读到于殿利先生的 《巴比伦法的人本观:一个关于人本主义思想起源的研究》,发现该书很好地弥补了这个不足。
    作者独辟蹊径,从巴比伦法里寻找人本思想的踪迹,采取实证考察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丰富的资料向人们证实了巴比伦法中所蕴含的人本思想,详细探讨了人本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立法、债务、城市自治与人本主义的关系。著者从对“人”的概念的剖析、人本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经济基础、人本主义的体现等几个方面,充分阐释了两河流域文明的人本思想。
    广泛搜集并深入论证“人本主义”资料
    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重要前提是对相关史料的大量搜集和深度挖掘,而制约目前国内亚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料的相对缺乏,但该书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著者搜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料,既有两河流域的原始资料,包括法典、国王的铭文、信件、诏令、管理文书、经济契约等资料,也搜集了中西方大量关于人本主义方面的论著,资料十分丰富。值得一提的是,著者在使用这些资料时能够做到理论提升,而不仅仅停留在以事论事的层面,并且旁征博引、分析透彻、有理有据,给人以较强的说服力。
    挖掘人本观念的文化根基和法典依据
    著者在对古巴比伦社会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研究的基础上,挖掘了人本观念的文化根基和法典依据。其中,该书着重分析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立法精神和法律条款,并进行了重新解释,挖掘了法典中的公平及正义思想,由此提出了人本主义思想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从而将人本主义的起源往前推进了千年,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
    著者对“用同态复仇、肉刑等去判断文明和野蛮”提出疑问,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新的解释,认为历史研究应该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研究,而不是用现代的价值观去评价古代的法律和立法者的立法理念。
    综合多种方法诠释史料
    该书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对丰富的史料进行有效吸取。由于亚述学学科的专业性,著者将亚述学的实证研究与史学的理论分析方法作为该书的基本研究方法。著者充分利用掌握古代语言(楔形文字)的优势,采用微观、实证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去挖掘史料,以史学理论方法对史料进行全新诠释,从而使该书的专业性特点更加明显。书中还使用了对比的研究方法,对巴比伦的“人”与其他古代社会的“人”进行对比,对两河流域的经济社会背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社会背景相对照,从而得出人本思想起源于古巴比伦时期的观点。与此同时,著者还借助法学、经济学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视角对所研究问题进行阐释,从而使之更具专业性,更有说服力。
    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书中所引用的某些资料有些陈旧;著者的某些观点也略显绝对,如著者认为,古巴比伦时期土地买卖的双方都不是土地的耕种者,买卖土地的目的是在赚取商业利润,等等。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