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作品是需要长点皱纹的——对话著名作家迟子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解放日报 顾学文 参加讨论

    
        认识迟子建的最好方式,是品味她的文字,而不是追逐奖项的光芒。尽管,这光芒十分耀眼——一次获茅盾文学奖、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一次获冰心散文奖…… 
     
    与耀眼光芒相对的,是作家低头望向生活的谦卑与真诚,是作家笔下小人物的卑微与鲜活。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迟子建始终把“低头”定义为一个作家应有的姿态。 
    有时我们生活得太贫血了,当真正的鲜血喷溅时,竟以为那是油漆 
    暌违五年,迟子建在今年年初推出最新长篇小说《群山之巅》。
    这部十七章环形结构小说,描写当下,却又与历史纠葛;波澜壮阔,却又诗意抒情。
    延续《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等迟子建作品的一贯风格,《群山之巅》也书写着辛七杂、安雪儿等一众小人物的精彩。但不同的是,从事写作30年、一贯低调的迟子建,这一次,“破天荒”地参加了新书首发式。可见,这部历时两年写就的小说,在她心中,自有不同寻常的分量。
    解放周末:《群山之巅》 这部小说有些让人吃惊,20万字不算大的体量,却讲述了数十位人物悲欣交集的故事,这么多人物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迟子建:很多人物来自我的记忆。2001年,我在中俄边境的一个小村庄里遇见一位老人。他说,他是攻打四平的老战士,战争时负伤断了三根肋骨,丢了半叶肺,至今肺部还有两片弹片没取出来。“文革”时他挨批,揍他的人说,别人打江山都成烈士了,你能活着回来,肯定是个逃兵。现在每月他只能领100多元钱的补助,连饭都不够吃。这位老人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几年前,我又听说某驻军部队的一名年轻战士,因陪首长的客人游玩时溺亡,却被树为见义勇为的英雄。这则新闻唤醒了我对那位老人的记忆,也唤醒了沉淀在我心里的其他一些素材。
    见过的“逃兵”和耳闻的“英雄”,形成了《群山之巅》的主体风貌。
    解放周末:小说开篇,用太阳火点烟的辛七杂甫一出场,就很吸引人,整部小说就活了。
    迟子建:辛七杂原型是我们小城里一个卖菜的老头。有年春天他来我家,问我们家想要多少土豆、白菜和萝卜做越冬蔬菜,他下种的时候,心里好有个数。那天太阳好,他站在院子里,说着说着,就从腰间抽出烟斗,又从裤兜里摸出一面凸透镜,照向太阳,然后从另一个裤兜抽出纸条,凑向凸透镜,瞬间就把太阳火引来了,点燃了烟斗。我问他为什么不用打火机或火柴,他撇着嘴说,天上有现成的火不用,花钱买火是傻瓜。再说了,太阳火点的烟味道好。
    如果说龙盏镇是一池静水的话,那么小说中的辛七杂是第一尾游动的鱼儿,当其他的小人物不断涌现,尽情展现他们生命舞姿的时候,水面自然会起了波澜。
    解放周末:这是一部没有主角的小说?
    迟子建:应该说是没有绝对的主角。这部小说是我对世间小人物众生相的一次集中勾勒。
    解放周末:您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在勾勒小人物,即使像《伪满洲国》这样的历史题材小说。您为什么对塑造小人物情有独钟?
    迟子建:《伪满洲国》 写的是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底层人民的生活,呈现的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黑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我觉得生活是复杂的,伪满洲国14年的历史,不仅仅是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
    解放周末:您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是鄂温克族这一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的命运,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小人物”。
    迟子建:有读者写信告诉我,他们读这个故事之前,压根儿没听说过这个民族。最初小说发表后,有评论说我虚构了一个不可能存在的部落,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痛楚。有时我们生活得太贫血了,所以当真正的鲜血喷溅时,竟以为那是油漆。
    全球化进程中,一些灿烂的文化正被现代文明侵袭。今天,如何看待和对待少数民族,反思我们的文明,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