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王国平:我在南怀瑾身边的所见所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钟永新 参加讨论

    
    王国平先生接受访谈 钟永新摄
    嘉宾介绍:王国平,1976生,四川江油人。知名诗人、作家、青年学者。现居四川都江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都江堰:两个世纪的影像记录》、《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挽歌与颂辞》《琴歌》《南怀瑾的最后100天》等。作品曾入围全国鲁迅文学奖,荣获第十一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四川文学奖等。2012年6月,应南怀瑾之邀,赴太湖大学堂为南先生做口述历史,正在创作《南怀瑾传》。
     
    【核心提示】
    ◆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种机缘,所以南师描述他在四川是“见师就拜,逢人就学”,这决定了他在四川的学习经历对他一生治学是至关重要的。
    ◆ 我深切感受到南师不仅是大学者、大宗师,更是一位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老师。他可以教你怎样吃饭、怎样走路、怎样说话、怎样问好、怎样读书、怎样做人,小到站坐卧,大到儒释道,在他身边的每一天,我都学到很多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些将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 我觉得,南师晚年之所以选择江南,并倾尽一生的智慧与力量,正是身体力行,以传延中国传统文化火种的生生不息。
     
    学术交往使我获益匪浅
    记者:王先生,您好,近日您的新著《南怀瑾的最后100天》推出后引发文化界许多关注和好评,作为南怀瑾生前邀请的唯一作传者,请问您是如何与南怀瑾老师结缘认识的?
    王国平:我与南师最早结缘只能算是神交。1997年我毕业分配到四川都江机械厂,车间强负荷劳动带来的身体疲惫倒在其次,曾经的远大抱负理想,在冰凉的铁坯面前渐渐冷却,此时内心的彷徨空虚才是真正致命的痛苦。
    为打发时间,我从同事那里借得册南师所著《金刚经说什么》,从此开始关注佛教与佛学,开始我还以为南师是古人,不存有遇见南师这个念头。
    最近这些年,因为各种机缘,我跟许多比我大几十岁的著名学者如罗哲文、李绍明、王家祐、林向、谭继和、冯广宏、袁庭栋等成为忘年交,同时,与他们的学术交往让我获益匪浅且多意外收获。
    比如2005年,我认识了著名道教学者王家祐先生。有一天,我们在都江堰南桥河边喝茶,他首先兴致很浓地背诵了两首四川前辈学者向楚先生的 “二黄二黄”诗词后,跟我说,他以前在都江堰灵岩书院读书时,曾看见一个青年也在山上,每天背把剑,在空地上习武。接着王先生顿了一下说:“如果我没有记错,那个人应该就是现在的南怀瑾。”
    可能对别人来说,当时王家祐先生的话只是随口摆的龙门阵而已,听过就算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以前我是不敢关注南师,觉得他太遥远了。现在感觉距离一下拉近了,于是我开始四处收集南师和灵岩寺有关的资料。一查,南老师果然在都江堰居住过,并在此留下了一册重要著作《灵岩语屑》。另外,这次查询还有意外收获,我发现除了袁焕仙和南怀瑾,当时在灵岩寺活动的还有大批学者:冯友兰、钱宾四、潘重规、蒙文通、唐君毅、牟宗三、朱自清……可见灵岩寺虽小,但是因为有了这些历史人文的堆积,文化高度早已超过了海拔高度。经过大概四年的资料整理,我完成了一篇关于袁焕仙与南怀瑾在灵岩山佛事活动2万字的随笔。
    前面所述,仿佛与后面的结缘不大,实际极为密切,它们就像一根细不可见的线,把我与南师的相遇连在了一起,为此我曾感概说“世间最无敌者,非缘分莫属也!”
    2011年9月2日,因为一次特殊机缘,我得以前往太湖大学堂拜访南师。分别时,我将文章《未进山门先一笑——1940年代袁焕仙与南怀瑾在灵岩山的佛事活动》交给南师,请他批评。我想,南师那么忙,也许不一定有时间看。没想到,十天后,收到太湖大学堂秘书室回信,原来老师不仅看了,而且指出了其中一些时间和事件上的错误,同时老师还评价我的文章:“写得文情并茂,引人入胜,大有如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的味道。”我知道,这是老师对年轻后学的鼓励之词。
    在我第二次拜访南师时,他提出,希望我有机会能在他身边呆一年,做他的口述,然后写成传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