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信息时报》:一个抽烟等车的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5-04-27/231189.html
    关于本书
    本书是青年作家流马的随笔选集,书名来自于作者对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电影《盗亦有道》的影评(《盗》是一部反映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黑帮题材的影片)。作者在书中谈人性,论阅读,记奇人,说糗事,梦奇幻……看似东拉西扯,然绝非心灵鸡汤,只是有一说一,袒露青年观察家的所思所感,引人共鸣。
    关于作者
    流马 原名何鸣,山东东平人。青年作家。知名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发起人之一。
    在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里,你不得不常常和那些以“病”为马的人行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当他们将借口、遁词、从别人处取得的宽容与谅解、客观环境的不追究不谴责以及“自欺欺人”等等盛装披挂在身的时候,你不得不为自己的“岂曰无衣”感到羞愧,就像桑丘面对疯狂的堂吉诃德,天真儿童遇见皇帝的新衣。
    以“病”为马
    有一种病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说一个人如果被一个罪犯长期绑架,最终会爱上罪犯,协助其犯罪;如果一群人被某个集团控制越久,尽管这个集团明明是在利用甚至迫害他们,他们仍会顺从和维护这个集团。
    久病不仅能成医,病久了也会爱上病,舍不得它好,享受并且沉迷于那种痛。病人会在与疾病的痴缠中放任甚至放逐自己。他们巴不得医生能开一个“不治之症”的医学证明,这样就可以在疾病的掩护下,以“病”为马,为所欲为。
    有这样一部电影,主人公因接受了某种抗抑郁症药物的临床试验,以测试它的副作用。当发现有测试者出现暴力倾向时,制药厂及时中止测试。但主人公却认为该药对自己很有效,谎称将药丢弃,暗中却继续服用。不久之后,他果然产生暴力倾向,并且人格也随之突变,原本温柔敦厚诚实善良的人,逐渐变得下流无耻,无恶不作。
    当他决定将暗中服药的秘密告诉医生时,医生却告知他,他服用的药物和其他测试者不一样,只是普通的安慰剂,不可能有那些副作用。由此观众便明白,已经被证明的药物“副作用”成为他的一种心理暗示,那些下流无耻的所作所为,都是他在这种暗示下的对“副作用”的模仿。当心中的恶有了一个正当的外在借口时,他便没有办法不去作恶,并且爱上这种恶。
    在济南发生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支援乡村医疗卫生建设,时兴医疗下乡驻点。有一位在省城医院工作的前辈,为躲避下乡,谎称突患急病,瘫痪在床。那时组织对这类事情的检查很严格,并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掩人耳目,杜绝流言,该前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持二十四小时不下床的“装病”策略。悲剧的是,正当全家人都认为风声已过,可以下床自由走动时,他竟然真的下不了床了,二十几岁的人从此便开始床上的余生。
    还有个朋友,从大学毕业那天起,便拒绝找工作,抵触上班。他声称自己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史。上学期间除日常行踪较为诡秘之外,无人察觉他有任何异常。你不知道他是因为有家族病史才抵触上班,还是因为他要用长年不肯上班来证明其确有病史。
    装病是病,装傻也是病。如果有人敢于证明自己是个傻瓜,他便可以像个傻瓜那样存在下去。但如果有人要让人相信他不是傻瓜,那就要费些力气。所以有病的人总是值得同情,没病的人总是活该。
    中国是个讲究美德的国度,中国人有许多无用的美德。
    内省癖是一种无趣的病
    比如中国人讲究“吾日三省吾身”,说你每天没事的时候都要反省一下自己啊,今天什么事情做得不好了,什么话又说得不对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又讲“反求诸己”,事情搞砸了,要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不能怪别人,怪就怪自己,要“引咎自责”,要“反躬自问”,要“闭门思过”,总之最后得出一个“都怪我都怪我”的结论就对了。
    有人会说,如今哪还有这种“都怪我都怪我”的人啊,触目不都是那种“都怪你都怪你”型的?人人身上都长着芒刺,半句话不中听那刺儿不知从哪儿就冒出来扎人,哪还有什么“三省吾身”、“反求诸己”,要真那样这个社会还用得着天天讲“和谐”么?
    我得承认,如今的确是一个更崇尚“野蛮生长”的社会,用尽手段巧取豪夺,尽最大可能占有资源为己所用,先把自己喂饱喂大了再说,至于别人怎么着,有没有侵占别人的利益,有没有挤压别人的发展空间,那是没工夫去关心的。但我恰恰要说的是,正是因为有太多人内省成癖,自我收缩,才给了别人“野蛮生长”的机会。
    理性的自省是一种主动防御,失去边界的自省不惟是被动,恐怕都有割地赔偿、卖国求荣的意思了。后者在职业生涯上来说,是乱了阵脚,而在个体的自我建构上,则变成了对自身价值的抹杀。那些职场上的失意人,生活中面容晦暗、委曲求全、隐忍不发的小人物,于是就越发地谨小慎微起来,将自我的边界无限收缩,谁都可以来踩几脚。
    严厉的自省癖患者,往往把自己想象为圣徒,怀着赎罪与消业的使命,拷问内心,努力鞭打出自己皮袍下面的“小”来。这种道德的强迫症非但不会让人快乐,反而会使人压抑,无趣,难以接近。自省本身已经是一种很低的生活姿态了;越是低到尘埃里的人,往往越有一种自我完善的偏执,格局越小,越愿意精雕细琢,最终变成一件精致而无用的小摆件,去装饰别人的世界——恐怕再没有比这更无趣的人生了吧。
    自省作为人自我完善的必要步骤,一种修为,是没有错的,但自省也需要注意别踏入误区。
    首先,自省要有边界。无边无际的自省是灾难,将事情不分外在环境和内在局限、大包大揽地自省和自责,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其他怀有善意的人们。
    其次,自省不应放弃对外界的探索和占有。没有对外在的强烈好奇和赞美,再深刻的自省都是虚妄,都掩盖不住内心的荒芜。
    最后,自省不过是一种反思和梳理的方法,切勿将方法变成目的。自省一旦成为目的,为自省而自省,那就是一种自恋,极有可能走向自我神圣化的不归路——中国有太多这种妄图“内圣外王”的怂包式妄想狂。
    罗素有一个忠告: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便愈少,因为他若不能享受某一种快乐,还可享受另一种。我们都有内省癖的倾向,眼前无数有趣的事物不去欣赏,目光投向一无所有的内心;可是切勿以为,在内省癖的不快乐里有什么伟大之处。
    有人说怀念青春是一种恶趣味。我要说的是:青春本身就是一种恶趣味。
    青春是一种恶趣味
    青春是充满嫉妒、猜疑、仇恨、尴尬和不堪的。青春是生命到达一个阶段之后各种痛苦矛盾的聚合裂变和大爆炸。
    青春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次内分泌,弄不好就会失调:一次失调,贻误终生,就算后半生喝再多心灵鸡汤、打再多次金山夜话都弥补不回来。
    它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是每个人都会生的一场病。
       青春是有高下之分、有优劣之别的,青春是有阶级属性、有长短不同的,青春是有成败的,青春无悔的面具之下是别有幽愁暗恨生的。
    青春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青春若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终将会消失。要说公平,大概也只有这一点最公平。但在逝去之后,凡是值得回味的青春都是五彩斑斓、光彩夺目的;如果浑浑噩噩、毫无亮点,或者一念之差天堂入地狱的,那还要回味吗?恨不能一切归零,回炉再造,人生重启。所以到头来仍旧不公平。
       所以青春并不值得珍惜,就算你再珍惜,失去之后还是会后悔莫及;青春也没有什么可挥霍的,就算你再挥霍,也不过是有限的力比多。青春并不太值得去过,那不过是一段时间而已,和少年中年老年的时间能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时空无限人生有尽,当我们看到天狼星时,已觉太阳渺小到无以复加,而在天狼星之上,又不知道有多么巨大的天体。人生如此短暂渺小,青春又有什么重要?
    但青春仍旧是值得悔恨的,青春总是别人的好,自己的永远乏善可陈。青春的躁动,无非是因为生活在别处,因为太关注自我而又在肉体里将自我驱逐。无论是旅行、看书、看电影、听音乐,还是恋爱、跳槽、出国、易容甚至变性,都不过是为了驱逐自我,接纳别人,以为从此功德圆满佛光普照;但当韶光逝去,还是这样地不满足,那样地有缺憾,既不爱自己,也得不到别人的爱。怎样硬塞进自己躯壳的东西,还要怎样再原原本本倾倒出来。而原本的自我呢?在爪哇国,在火星,还是就在自己身后却没有勇气反身去看?
    所以我喜欢日本人对待青春的态度。看到樱花烂漫大好春光,万物勃发时代奋进,一切欣欣向荣,区区自己又何足道哉,何不在此年华一死了之?青春是一个瞬间的极致之美,而深植于日本人潜意识中“物哀”的审美观和生死观在此重合;青春期的自杀现象与其说是因为人生的苦闷,不如说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川端康成七十三岁时仍然选择自杀,并非因为对老去的绝望,而是对漫长青春的厌倦。
    这个世界上最吊诡的事情恰恰在于,没有青春的人总在追忆青春,青春黯淡中年发福的人又企图虚构青春,为它涂脂抹粉、添油加醋,加上各种滤镜——这可怜的自恋和自卑,到底是如何支撑起他们空虚却又坚硬的躯壳的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