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拉蒙电影公司服装设计师特拉维斯·班顿为影星卡洛·朗白设计的时尚造型。 当下,让设计走进生活似乎又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但在我的理解中,设计好像从未离开过生活。试想把生活里任何一个环境中的设计元素剥离,我们还能剩下什么完整的东西?从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观念的变化、风格的更新,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生活的聚焦点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把握和转换。从繁缛华丽的洛可可到简约明快的包豪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它们的外在呈现,而在于它们各自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不同关注。洛可可式的生活注重仪式和程序,人的荣誉和快乐只在仪式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地实现,因而过度的修饰和无以复加的奢华成为它的形式标志;而包豪斯的功能主义则把人的因素放在了第一位,舍弃了一切的装饰,体现了一种现代意义的人本主义,把对人的关怀从精神层面延展至人体结构等方面。由此可见,设计的问题还不是简单的与生活密不可分,它是一个更大的文化问题。我们只有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去审视设计风格史,才能对一切形式的变迁得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从形式到形式只能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而没有了思想的深度。 袁熙旸长期从事设计学教学和研究,成果丰硕,在设计史论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对设计学的研究就是站在了文化史的高度予以思考和观照,形成了他独特的设计学研究方法论;同时,他的研究成果也提升了设计学史论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地位。不难看出,袁熙旸的研究路径不是呈现为一种线性的逻辑,而是呈放射状,涉及许多领域,其中包括设计史的方法与理论、外国设计史、中国近代设计、现代手工艺和设计教育历史等。 袁熙旸设计学研究方法论的最大特色就是注重个案的研究,这与他在英国的学习经历不无关系,这段经历培养了他独特的学术视角和方法选择。他很少有宏大叙事的建构,更多的是沉浸在事件的细节之中,披沙觅金,寻求堂奥。在他的研究中,回答的是问题,揭示的却是规律。他的非典型的历史研究轨迹深刻地反映出了经典的历史脉络,因而他讲述的故事是如此的生动而又深刻。 因此,这部《非典型设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对设计学学科的发展非常有意义,代表着中国设计学的一个维度和高度。(刘伟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