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图书商报》:超越时代的大爱与亲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我们从李黎的文字中所感受到的,虽然并不是大时代的疾风骤雨,却是一种远比大时代的疾风骤雨更加绵延久长的,甚至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了时代的生命大爱和骨肉亲情。
    ○慧远(书评人)
    李黎的《昨日之河》是一部表现四九鼎革之时代变迁的个人回忆录。但与那些直接表现天地倾覆、江山易色的宏大叙事有所不同,作者并未描写鼎革惨痛与离乱的现实场景,而是从个人身世入手,通过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忆,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回眸那段生离死别、骨肉分离的岁月,并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感悟那段岁月所带给自己的家人、朋友,乃至整个民族永难抚平的个人创伤和家国之痛。
    对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而言,李黎其实算是一位后来人——鼎革那年的李黎还只是一位尚不足一岁的懵懂无知的幼童。随着国民党政府迁台,李黎亦成为逃难大军中的一员。她跟随着父母和奶奶,一路颠簸来到一个名为凤山的台岛小镇,并在那里开始了自己虽然有些孤单、却又充满温馨的童年生活。彼时的台湾,战争的硝烟远未消散,童年李黎的耳闻目睹,未免常常是一些有关“反攻大陆,消灭共匪”的活动和宣传。她知道海峡彼岸有着自己最亲的亲人,她也知道那些亲人是父母难以释怀的牵挂和思念,大陆在她儿时的印象中,就像一个巨大无边却又阴惨无比的黑洞,既让她感觉着神秘可怕,又令她时时心怀着莫名的期盼。
    从童年、少年、直至成年,身在台岛的李黎又先后经历了多次举家迁移和丧父之痛,却也逐渐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已然失去了故乡的“外乡人”,而乡愁也可以隔代遗传。于是,那种无所归依的漂泊感和失去历史的焦灼感,迫使她不断地“出走”,不停地寻找,以自我的流放来换取心灵的安宁。但最令李黎始料未及的还是她在无意间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原来,她一直以爸爸和妈妈相称的,却并不是她的生身父母,是她的舅舅和舅妈将她带到了台湾,他们用爱心和耐心的营养浇灌她,养育她长大成人,而她的生身父母和哥哥、姐姐,却留在了大陆,并在那个特殊的政治氛围中戴上了沉重的原罪枷锁——一次偶然的决定,居然造就她和姐姐各自截然不同的命运,每每想及此处,她就不能不感叹,这又是一个多么巧合的、大时代象征性的缩影啊!
    说实话,由一位后来人讲述鼎革时期的乱世悲歌,那种浓郁的时代悲剧氛围已然被冲淡了许多。然而,我们从李黎的文字中所感受到的,虽然并不是大时代的疾风骤雨,却是一种远比大时代的疾风骤雨更加绵延久长的,甚至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了时代的生命大爱和骨肉亲情。无可否认,李黎的文字更加关注琐碎的细节,倾诉的也是一种非常私人的感情与感受,然而,我们正是通过这些琐碎细节和私人感受,才真正了解到彼时台湾社会的世道人心。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大时代的疾风骤雨之下,固然很少有人能够左右自己的命运,但大爱和亲情却不受时代与政治的禁锢,那种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其实是一种生命之缘,它连接着台岛和大陆,更连接着那些隔海相望的亲人,劫波渡尽,恩仇消泯,惟有它们长留人间,成为这个世界的美好见证。
    李黎的童年结束于母亲过世的那一年。虽然那时的李黎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岁,但正像她说过的那样:“这世上最后一个从我出生就爱我、照顾我的人不在了,于是,我的童年就完完全全地结束了。”也正是因为失去了母亲的扶持和庇护,她才能安心地写出她的童年往事,不怕遗漏了什么,才能完全“终结”和“总结”自己的童年。如果说李黎的叙述最初尚带有悲剧的气氛,但结局却无疑是喜剧的,她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大时代的终结,看到了那些苦难心灵的弥合与复原,看到了人生最可珍重的踏上归途、回家团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