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深圳商报》:《〈读书〉十年》:一个时代的真实印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慧远
《〈读书〉十年》(卷一)扬之水 著中华书局2011年11月出版定价:48元

    □ 慧远
    围绕着这些饭局辐射开来,扬之水与之交往的文化名人一一进入我们的视野:钱钟书、杨绛、金克木、徐梵澄、张中行、王世襄、赵萝蕤、冯亦代……。列出这样一个长长的名单无疑是令人的惊异的,因为其中大都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界的顶尖人物——可以想象,身处这样一种氛围之中,即便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足以让人受用一生。
    读扬之水的《〈读书〉十年》,首先留下两个颇有意思的印象:一个,是作者参与的饭局多;另一个,是作者提到的好书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读书》杂志一直在中国文化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站在思想文化的最前沿,在那个时代营造了一份颇为难得的“小气候”,它同时也聚拢了一大批读书人——其中既包括许许多多劫后复出的名人名家,还有不少思想敏锐、意识超前的年轻知识分子。这当然是与《读书》的办刊宗旨分不开的,从杂志创办伊始倡导的“读书无禁区”,到沈昌文接手后提出的要把杂志办成一份“供中高级知识分子躺在床上阅读,并能从中获益的高级消闲品。”尤其别出心裁的是,沈先生一向喜欢在饭桌上谈工作,声称“在热闹的公开场合,反而可以毫不拘束地讨论秘密问题”。以是,饭局既成为《读书》同人工作与交流的场合,同时又成为《读书》杂志聚拢人气的一种特殊方式。这些意气相投的知识分子们以饭桌为平台,以品尝美食为契机,其话题则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从政到文,从雅到俗,乃至奇闻逸事,儿女私情,诸般种种,无所不及。他们既在饭桌上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识与学养、思想和追求,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个人性情。而饭局之于《读书》杂志、之于《读书》编辑者的重要性,亦由此可见一斑。
    针对于扬之水个人——尤其是她的学术生涯来说,进入《读书》杂志,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她说:“是《读书》引导我走上了读书的道路,对建筑、对音乐、对美术,以及其他等方面的兴趣,几乎皆是源于《读书》。”应该基本接近事实。虽然扬之水本人不擅交际,但从她彼时的日记中仍然可以看出,从进入《读书》杂志之日起,她就开始与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结缘,她的工作离不开约稿、送稿与读稿,当然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饭局。围绕着这些饭局辐射开来,扬之水与之交往的文化名人一一进入我们的视野:钱钟书、杨绛、金克木、徐梵澄、张中行、王世襄、赵萝蕤、冯亦代……。列出这样一个长长的名单无疑是令人的惊异的,因为其中大都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界的顶尖人物——可以想象,身处这样一种氛围之中,即便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足以让人受用一生。当然,有了这样优越的客观条件,扬之水本人的努力也同样难得。徐梵澄先生就曾经感叹,做扬之水的朋友真不容易,不仅必须随时能够回答她的问题,而且还得精通德语,随便她问什么,都能立刻答上来。老师是好老师,学生也堪称好学生,从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这样说,昔日的赵丽雅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扬之水,这一段机缘可谓至关重要。
    扬之水向以才女名世,她的文字精致、文雅,自不必多说。但她的日记却写得平实、朴素,颇具粗头乱服、不假修饰的率性之美,与她的学术著作大异其趣。虽然在她已经发表的日记中删掉了不少月旦人物的“私语”,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中看到一些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真实面貌。比如,冯亦代以“讨厌汉奸”为由,拒收印有刘海粟墨迹“若比邻”三字的三联书店贺年卡;金克木不止一次地说及钱钟书是俗人,是做出来的名士,且对他的“掉书袋”的学问大不以为然;张中行则评价金克木的学问“是肚子里有十分,却要说出十二分”等等。诚如扬之水所言,这些私语趣闻,固然无损于评议者与被评议者的成就与声名,却均带有一种“原生态”的意趣,能够真实还原这些文化名人人性化的一面,无形间拉近了我们与这些大牌知识分子之间的情感距离。另外,扬之水的日记还写到了《读书》杂志的编辑内幕和工作状态,对当时的文化思潮和出版界发生的大事、以及《读书》在微妙环境中的生存策略也多有涉及——其中,尤以对彼时《读书》的家长“老沈”着墨甚多,行文之间,让人有如在眼前的感觉,可谓十分得趣。
    日记这种文体,本来是写给自己看的。月旦人物也好,评价时事也罢,那些平时不足以为外人道的事情,均可以在私底下随便唠叨几句,既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妨顾影自赏,所以最显私人面孔,最具个人性情。扬之水的日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她个人生活的种种,诸如家庭生活的和谐,童言无忌的可爱;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真实印记。那是一个尚称淳朴的理想年代,似乎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扬之水所记录的一切——几个小人物主持一份大刊物;大牌知识分子之间打破壁垒,与一般读者平等交流;爱书人摈弃杂念、自觉选择一种闲适脱俗的读书生活,才真正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