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深圳晚报》:书情书色里的人和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李世文(中华书局编辑)


     9月2日中午,盼了多日的小精装终于见到样书,虽然只是其中的四种,还是稍稍有些欢喜。没有丛书名,内容似乎也不能说是传统的书话之类,但皆跟书有关,有三本书名就带有“书”字:《茶店说书》、《书情书色》、《尚书吧故事》;还有一种《听橹小集》,——名曰“听橹”,耳闻其实多是水乡的书声。三日上午十点钟,带了总十二册三套样书,从京畿黄村到了南三环的方庄桥,搭小洲兄的新车,去了位于朝内大街166号的人民出版社,接上止庵,又奔北三环国展而去。当天是北京图书博览会开幕之日。
     其实这套书,最早就是二位提议的,那还是去年八月上旬的事情,时光如箭,一晃一年余过去了。记得那天中午,大家一起去青年餐厅吃饭,路上小洲兄先说起了这个计划,不多久就把作者、书稿名等等大致定好,并通过了局里的选题立项。并且我们商定,做成小三十二开精装的样子。最初的七种书名是:《茶店说书》(止庵)、《搜书后记》(谢其章)、《书情书色》(胡洪侠)、《听橹小筑文钞》(王稼句)、《抱婴集》(杨小洲)、《尚书吧故事》(扫红)、《公厅日记》(傅月庵)。
     后来自然又有所变更,比如傅月庵未能及时联系上,《公厅日记》就暂时作罢。谢其章之《搜书后记》,考虑到出版时间关系,改成《书蠹艳异录》,内容自然全变了。王稼句之《听橹小筑文钞》,书名改为更简练的“听橹小集”。小洲兄的《抱婴集》,书名是有一番意思的,照序里的话说是:“初作此类文章,原本只为零四年八月底于京城得儿,身边无人照抚,只有辞却香港文汇出版社之驻京职位,在家中料护雏婴,一些文字便是怀抱婴儿记于纸上,待幼婴熟睡,再整理成篇。迄今已四年过去,得文约三百余篇,皆抱婴所得也。”考虑到发行方面的意见,只得改成显豁些的《快雪时晴闲看书》,仍是小洲兄自拟。
     出书协议等很快就办好了,跟诸位作者一一有了联系。这些多年或多日闻名而不闻其声的人,皆闻得了声音,其中几位还有缘识得庐山真面。
     止庵、小洲二位已多次晤面,大家谈的自然多是书里书外的话。“茶店说书”之名来自周作人晚年致鲍耀明信中之语,原系批评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数年前即在钟叔河先生所编《周作人文类编》中见知堂批评丰氏漫画之语,后又在哪里看到过一段文字,解释周为何对丰颇有意见,但说得似不太令人信服,——这是题外话,按下不表。《茶店说书》出了校样后,正逢张爱玲《小团圆》出版,某日在报上见到《浮生只合小团圆》长文,即劝作者收入。这样,二〇〇九年两部重要的现代作家集子的出版,一部是北大王风兄费多年之力辛苦校勘编成的六卷《废名集》,另一部即张爱玲长篇自传体小说《小团圆》,皆在《茶店说书》中有了体现。
     小洲兄是出自湖湘的大热心人,好几位外地作者来京,都是小洲兄张罗联系。小洲兄的《快雪时晴闲看书》,其实可称为近五六年间之私人阅读小史,于同好不无参考借鉴意义。书中另以钟叔河、陈子善、止庵三位编者为例,细细评说三十年间周作人著译编辑出版故事,意义自不可小觑。
     止庵、小洲兄外,另一位较早谋面的是《书蠹艳异录》作者谢其章。大名自然听说好久了,亦早就买到《创刊号风景》、《搜书记》好好学习了一番。初次见面的那天正好有日记,十月十八日周六,正是秋光潋滟的大好时节。老谢有多年插队经历,年纪也最大,但并不老于世故,而是一副老文青之模样,很是健谈,多有锐利的话,当然也往往并不说满,略有上海人之狡黠。说起来,谢老师是最早交稿的,然而并没有及时印出,是要致歉的。稿中的数字原拟统一为汉字,但《书蠹艳异录》中统计性数字比较多,实在难做到统一,先在电脑上改了几篇,越来越难以处理,只好改回去从头再来。再者,书稿资料丰富,编辑上需要些现代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一些内容亦需稍稍查核。《书蠹艳异录》大概是这套小书中插图最多的,其中还有少量彩插,当称得上图文并茂四字。
     胡洪侠是《书情书色》的作者,即人称“大侠”,当年在天涯上化名“OK先生”者。《书情书色》在博客上随写随贴,且不时跃上纸面刊于《深圳商报》,早就名动江湖。《书情书色》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书话文体,“按照自己的理解,顺从自己的兴趣,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编织出一点趣味,疏远些这个高歌猛进的大时代”,作者自谦说:“我的这些零散文字,不过是供爱书人烤火暖手的一星炭火而已。”也许在北方的冬天,更能给贫穷或寂寞的读书种子们以安慰和温暖吧。胡洪侠其实正是北方人氏,以北人而南地谋业,不改豪放豁达之本色,言谈爽朗诙谐,略有乡音,就是眉目间似乎也能见出北地风光。某日胡夫妇来京,中午兵分两路,胡大侠与止庵、小洲等先来中华书局聚餐,夫人则不知去向。下午小洲兄开车,一同去胡同兄的布衣书局。这个新址在一条偏僻的小胡同里,七拐八绕总算找到。书库里好一番书山书海模样,各人挑书若干,优惠若干。晚间胡同请客,终于得见前仅以EMIL联系过的胡夫人。大侠取出数册已签名的毛边精装本《私人阅读史》分赠诸位。此书做得极好,心里佩服得很。
     与胡大侠相比,《听橹小集》作者王稼句,可称典型的江南才子。他的文章,正是带有一种苏州水乡的特色,或者说是苏州的水乡孕育了他的文章。那种悠长的韵味,真是只可意会难以言说。他的笔下,多见的也是江南的富丽繁华、典章人物。上溯至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边城》与《湘行散记》闻名的沈从文先生,也善写水一样的文字。但二人是如此不同,一眼可知:简单点说,一位所写乃是化外或半开化的偏地蛮乡,不消说,注重的是自然原始淳朴的那一面;另一位所写则是烂熟的江南文化,注重的是人文。俗语云文如其人,《听橹小集》中我并未闻得酒气,但已数次听说王老师善饮且善酩酊大醉。本月十八日,王稼句将为友人画展事有北京之行,言晚间邀几位友人一聚,并郑重寄了画展请柬及精美画册,雅意可感。不知到时是如何一番模样。
     几册书中,扫红是唯一的女性作者,《尚书吧故事》的好处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说:鲜明的女性风格,异常感性的文字,诸多有趣的细节。如何好读如何有意思?兹举一例说明:近日退休多年常年不看书不看报的老妈由山东老家来京,即将此书推荐,老人家竟然爱不释手,称回山东的的时候还要带着!由文及人,加上几番电话几通邮件建立起来的印象,想必扫红这个人也很有意思。有例为证:《尚书吧故事》既无前言也无后记,编校中曾劝扫红老板好歹写个后记吧,比如写写当初如何想写这些故事,读者和朋友有什么意见和评论之类,可是隔了好久,前言或后记也终于没有发来,终于就这样裸身示人了。
     以上说了六种书,已出者四种,将出者二种,即《书蠹艳异录》和《快雪时晴闲看书》。其实还有一册将于本月底推出者,曰《看张及其他》,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陈子善先生。大约在三月份,陈先生来京,暇中相见,谈起此套小书之事。返沪后不久,即发来《记忆——说张爱玲及其他》书稿目录。其后书名改为《看张零墨及其他》,付型之际再改定为《看张及其他》。何为“看张”?一般读者或觉不好理解,其实意思简单得很,原来“张看”本是张爱玲一九七六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的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的书名,张爱玲自己解释道:“‘张看’就是张的见解或管窥。”陈先生说:“本书反其意而用之,‘看张’者,就是我‘看’张爱玲的‘见解或管窥’。”至于“及其他”,因目中尚有《我所知道的金性尧先生》、《淡墨生涯真文人——追忆谷林先生》、《三十年旧书梦》等动人文字也。
     谈到装帧、印制、选纸等,当然大可一说,说起来却又一言难尽。比如,圆脊精装毛边书是一大工作,不少朋友关心此事,但只好答仍需俟以时日;细心的读者当能看出,《尚书吧故事》里的灯和框都是丰子恺先生的;《茶店说书》的封面小图由作者选定,布置、用色等亦多遵从作者意见;《书情书色》封面小图截取自漫画家王建明先生的插图,美编稍加处理,也许再多几片树叶缠几圈藤蔓会更有意思?《听橹小集》人物小图则是取自一大册《苏州博物馆藏明清画集》,再饰以波纹,乃水乡景色,古雅可喜。
     最后要预告一番,本系列拟于年底或曰新年之初再出三册:《上水船甲集》、《上水船乙集》、《近世古琴逸话》。二册《上水船》由止庵编订,所收皆是谷林老人前未入集的作品,拟于先生去世周年之际推出,以为纪念。友人严晓星君近年致力于古琴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是这套书中最年轻的作者,《近世古琴逸话》可算他史料工作的副产品,也是第一部谈近代古琴掌故的著作吧?从某一方面来说,通过书中揭示的近世文人与古琴的纠结来聆听传统中国文化的遗响,意义不可不谓之大,因愿提前向读者诸君推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