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孙萍:京剧的传播任重道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孙萍
    
    《中国京剧百部经典剧目英译系列》丛书
    编者按:
    梨园接续·四海心传———中国京剧传播与传承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国内戏曲、文化、外交、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京剧传承和全球视野下的传播”这一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同时,今年5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萍获得美国查普曼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她也成为继梅兰芳先生之后,第二位获得美国西部地区知名学府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的中国京剧艺术家。本报记者采访孙萍,请她从高校京剧教育和京剧海外传播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孙委员,您好!祝贺您获得美国查普曼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30年,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您如何看待当年梅兰芳先生在京剧传播领域对您的影响?
    孙萍:梅兰芳先生当年在美国获得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荣誉博士,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时候信息完全不像今天这样畅通,梅先生有着自己的剧团和强有力的团队支持,梅兰芳团队用了8年的时间策划美国之访,剧本翻译、礼品制作再到把简谱翻译成五线谱等,都做了翔实的准备工作。我有幸在美国的大学里见过当年这些原件。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梅先生当年为京剧传播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我是在今年2月15日得到美国查普曼大学的通知,告诉我被批准成为该校的荣誉博士。当校长亲自给我电话说:“我此刻正在用颤抖的手,为你签字!”我想,他没有夸大其词。因为这个荣誉博士的获得不容易。查普曼大学位于美国西部,该校的人文艺术学科排名全美第七。在近六七年中,我一直被这所学校聘为客座教授,每年都会有为期几个月的访学任务。在查普曼大学获得荣誉博士,首先要有一定学术分量的人来推荐,然后就是从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到教职工大会以及校董事会等各个部门层层筛选后,校长才有权力签字。据说他们搜集了我过去在全世界各地的演出和文化交流的信息,我的材料被堆成很高的一摞,有些演出信息我自己都不太记得了。
    很荣幸我因为在京剧传播领域所做的工作获得美国大学的认可,这并非是我个人的荣誉,是对中国京剧的尊重。
    我们今天文化更多元、信息更通畅,这可以帮助我们在京剧传播的渠道和策略上做更多的事情,也是我过去30年来传播工作的重点和日后的发展方向。
    问:您能够获得这个学位,首先是京剧本身所获得的尊重,当然也得益于您多年来始终坚持着京剧对外传播这项工作。
    孙萍:是的。比如我曾经获得过匈牙利的荣誉国民勋章。为什么获得这样的勋章呢?因为我曾经为他们拍了100多部动作戏剧,像《圣·拉斯鲁国王》、《西游记》、《人类的末日》、《最后的晚餐》等,题材不限中西,但都将京剧元素融入其中。在这百余部戏中,我把中国京剧元素和西方话剧元素相杂糅,比如我用7次灯光的明灭来呈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把京剧的程式化动作融入到西方戏剧舞台呈现当中等,这些灵感都源于京剧独特的表现形式。所以每年欧洲动作戏剧节,都会邀请我过去,多年以来,这百余部戏,可以说真正深入到欧洲的老百姓心中。有意思的是,当地电台都会用唱出我们名字的歌曲作为广播节目的开场曲。所以这次获得荣誉博士,和我十几年欧洲演出的经历密不可分。
    问:能否谈谈是什么样的缘由促使您多年来坚持从事这项工作?
    孙萍: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去耶鲁大学讲课,我需要到图书馆找京剧方面的资料,可是我寻遍了耶鲁大学图书馆,没有一本介绍中国京剧的书籍,可是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莎士比亚的书却随处可见,当时我的心里非常难过。那时候也没有网络,我只能让国内寄那种大盒的录像带到美国,才得以完成那次讲课的课件。那时我深深地意识到,中国京剧的海外传播之路还很漫长。
    问: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开始承担京剧对外传播工作中的翻译部分等,您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能否结合您自己的经验,来谈谈如何立足高校,为现在京剧对外传播工作解决难点?
    孙萍:我是京剧演员出身,对戏曲理论和文化的国际传播方面比较熟悉,同时也懂英语,所以担任了这两所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从事着京剧表演体系理论研究和京剧对传播的相关工作。就京剧的对外传播而言,我认为首先语言是传播的工具,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就无法进行有效传播。我觉得传播重点是京剧的翻译问题,从过去到现在,你都会发现,国内京剧院团赴外演出时,因为翻译不当导致观众无法理解剧情,从而无法深入了解京剧。京剧词汇的翻译确实太难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京剧唱词当中经常出现的“嫂娘”这个词要如何翻译?到底是哥哥的妻子,还是母亲,还是其他身份呢?你如果不懂京剧,就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这样称呼,在京剧当中类似的词比比皆是。再比如京剧当中有很多是以地名作为剧名,比如《武家坡》、《三岔口》等,如果以拼音直译,外国人难以理解。再如中国古语中使用率很高的量化词,像“三思而后行”等,它当然不是三次,而是多次等等。所以翻译工作一定要由既懂京剧又懂翻译还得懂中国文化的人来做最好。
    这几年在国家的重视下,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京剧百部经典剧目英译系列》丛书,作为推动中国京剧海外传播的大型系统工程,该书收录了100个经历多年推敲检验、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代表性京剧剧目,即所谓“经典剧目”。其篇幅内容包括剧目欣赏导读、文学剧本、曲谱(含五线谱和简谱)、穿戴谱等,并佐以大量剧照和图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