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李明远:王树增,《长征》核心主题是永不言败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明远 参加讨论


    今年正值作家王树增《长征》出版十周年,这部多次获国家大奖,迄今销售逾50万册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7月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最新修订版。它是很多当代青年重走长征路的必备图书。
    “长征最为典型地昭示了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真理:设定一个目标,坚决走到底,百折不挠。我为这种精神总结4个字——永不言败,这也是我写《长征》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日前,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报告会上,王树增以细节还原历史,再次介绍了《长征》的创作情况,生动讲述了长征中诸多撼人心魄的历史事件,并激情地畅谈了他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坚守非虚构写作基本原则
    王树增从军近50年,他将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概括为两件事,一是穿军装,当部队中的一个战斗员;二是写作。比起纪实文学这样的表述,王树增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创作称为非虚构写作。他介绍了非虚构写作的3个典型特征,这也是他创作《长征》时坚守的基本原则。
    “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王树增说,在写一场战斗时,不仅要研究史料,还要勘察战场。要写清楚部队要达到的战术目标,甚至要调查清一个排长的年龄、身份、学历等。“如果史料不能够查清楚,我宁可不写。”王树增表示,自己的书中有大量注释,是想向读者交代清楚,每一段情节、史料都来源于哪里。
    与史学著作以事件为核心、探索史学意义上的规律不同,非虚构写作虽然遵循非虚构基本原则,但要以人为核心进行文学创作。这是王树增总结的第二个特征。第三个特征则是作家必须在著作中为读者提供独特、带有作家本人立场的历史解读。
    “今年长征的话题非常热。不仅是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更重要的是,当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产生对我们前辈创造的伟大事件探求的渴望。”王树增表示,为了宣传长征精神,自己几个月一直在长征路上。他在过程中发现,每到长征路上的一个点位,总能看到很多自发重走长征路的青年。“青年人重走长征路,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心里的一种渴望,这种渴望非常可贵。”
    长征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回首十几年前开始研究长征史料、走长征路时,王树增感慨如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无论是创作环境,还是重走长征路上的物质条件都比不上现在。有两件事让他坚定了要写好长征这个主题。
    一件事是长征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被世界瞩目。当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1000年》一书由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在总结从1000年至2000年间,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100件重要事件时,中国有3件入选:一个是火药武器的使用,一个是成吉思汗的帝国,还有一件便是长征。“长征在精神层面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只有具备像长征精神那样永不言败的精神,人类文明才得以发展。”
    另一件事是,王树增在十几年前重走长征路时,在贵州的泥泞盘山路上,遇到了4个自发重走长征路的瑞典年轻人。通过翻译,王树增了解到,这4个当时年龄不超过20岁的小伙子,从长征出发地于都河畔走到贵州北部,已经用了两年。按照这个进度推算,结束整个历程,他们还要再走两年。“他们固执到不可思议,我坚信,他们最终走到底了。”在王树增看来,4个瑞典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陌生国度,走一条非常苦难的道路,是在这条路上进行一场精神朝圣。他们试图在行走中,寻找在纷繁当代生活中支撑自己更加勇敢、坚强、宽容的精神支柱。而当代青年,对于中国人自己的伟大历史,了解、传承还远远不够。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一个人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王树增在最新修订版《长征》的序言中如是写道。
    信仰坚定是宝贵精神遗产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部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讲述长征中的历史事件时,王树增特意强调。在最新修订版《长征》中,王树增动情地写道:“所有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军官兵,心里无不向往着没有苦难的生活,这种向往令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尽管他们倒下的时候、鲜血流尽的时候,每个人都年轻得令我们心疼不已。”
    “你们可以砍下我的头颅,但绝不能动摇我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去世前说过的话。在王树增看来,1935年被捕后宁死不屈的方志敏,是一个像山一样的人物。“长征比的是精神硬度。长征路上,几乎处处是绝境,能够坚持走到底,只能解释为信仰的力量。坚定的信仰,这是长征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王树增表示。他希望当代青年有所信仰,精神硬度更高,心胸更宽阔,各自在岗位上作出成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