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王安忆:虚构的苏童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小说选刊》 王安忆 参加讨论


    我以为,虚构是偏离,甚至独立于生活常态之外而存在,它比现实生活更有可能自圆其说、自成一体,构筑独立王国。生活难免是残缺的,或者说在有限的范围内是残缺的,它需要在较大、较长的周期内起承转合,完成结局。所以,当我们处在局部,面临的生活往往是平淡乏味,没头没尾,而虚构却是自由和自主的,它能够重建生活的状态。苏童的短篇小说更为优良地体现了虚构的特质。虚构对于这位写作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性活动,他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到自由自在的状态,经意或不经意,自觉或不自觉。
    苏童的小说都有隐喻性。他将隐喻注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使事物不仅是事物本身,而且扩张了它的内涵,我给这隐喻一个命名,叫作“谜面”。关于“谜面”与“谜底”的关系,其实是苏童无意中一直在处理的事情,也是我以此窥见他的虚构的一个“眼”。《沿铁路行走一公里》,故事写一个名叫剑的男孩子,家住铁路沿线,时常可捡拾到过往列车弃下的废物,这些弃物来自陌生人的生活,被不知从哪里驶来也不知往哪里驶去的火车带来,完全出于偶然。我将这篇小说作为对虚构的一个描绘,这些碎片从连贯的生活与人生上断裂下来,遗世独立,等待进入另一种经历。这小说真有着神奇的想象,想象重新组织生活的可能性。这些碎片,也许还会在苏童的其他小说里再次遭遇,那时已经改头换面,就像三生石上又续前缘。
    《稻草人》里,可窥见这些碎片重新组合的绰约轮廓。三个男孩在七月的棉花地里的纠葛,名叫荣的孩子率先发现稻草人,一根杂树棍子,顶着破草帽,奇异的是它的手,由两片金属轮代替。荣看中那两片金属轮,于是拆了稻草人,卸下齿轮。这时候,轩和土兄弟两个过来了,开始争夺齿轮。混战中,荣的脑袋挨了一下子,凶器是穿了齿轮做稻草人胳膊的树棍。下一年的七月,看田的农人来到棉花地里,拾起一截树棍,棍上沾着一些类似血迹的暗红色。农人摘几片棉花叶子擦拭干净,绑上干草扎成的手臂,压上一顶新草帽,又做成一个稻草人。新一代稻草人又会经历什么样的遭际呢?齿轮的来历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还没来得及交代,荣来到棉花地之前,就有传说,那里发生过一件杀人案,留下一张旧报纸,上面也染了可疑的暗红色,是擦拭血迹的吗?
    这篇小说,故事简单,机关却很深,就是说谜面很复杂,谜底却没什么了不得,不过是一件偶发的杀人案,起因和结束都很突兀。我关心的是那个大卸八块再重新组合的意味,其实呈现了虚构的形式。苏童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手艺人,得意他的巧手,忍不住要炫耀炫耀。
    苏童为什么要对虚构而不是对别的什么着迷,有什么原委吗?我们大约可以在苏童的小说里得到一些含糊的回答,虽然我也知道不能太相信小说家的话。虚构者都是说谎大王,他们完全不必为自己的谎言负责任,就是说没有证实的义务,但歪打正着,或许会透露一点儿真相。短篇《我的棉花,我的家园》,写逃荒的少年书来,离开淹涝的家乡。家乡以种棉花为生计,大水将棉田灌成一片水域。先是随了乡党们的马车,不巧落了趟,只能孤身前行。至于去什么地方,先也还知道,去找马桥镇的叔叔,可后来却茫然了,因为看见一个濒死的人像是他的叔叔,于是就只知道要去“一个远离灾荒和穷困的地方”。然而,灾荒就像尾巴一样跟着书来,走出水灾,又入旱灾;走出旱灾,又入兵祸;走出兵乱,又进瘟疫,简直如影随形。最终有人指点他向南,南边有铁路,沿铁路走,可以去到最好的地方。他被火车撞飞了。那撞飞的一刹那,眼睛里的景象就是水上漂浮的棉花。因此,我们就不能简单将棉花当作棉花。究竟是什么呢?似乎很难给出定义,就像莫言《透明的红萝卜》里的那红萝卜对于小黑孩子的意味,仿佛是任意地捡起来一件东西。从故事本身看,这东西并没有发生情节上的逻辑意义,都是孤立地存在。这种孤立性流露出一种虚无,也许它们单纯就是作象征用,象征虚空茫然,那里有一个偌大而又未知却引人神往的宇宙黑洞。至于火车,对苏童而言就是速度了。这速度也是孤立的,不知从何来又向何去,但这速度可将人带离现存世界。这就是小说家虚构的武器。
    在苏童醉心的虚构活动中,那些从原有生活上分裂出去的碎片渐渐显出端倪,显出轮廓,所重组的形状既是可辨认的,又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从谜面与谜底的概念说,苏童的谜面开始具有人世的形态,谜底亦开始获有了些定义。有趣的是,当他放弃用具体的实物来代名,比如棉花,没有实物的代名,定义反而露出水面,那就是一个世间所不存在的存在。
    苏童虚构的内容部分,我将其分别称作“变形”和“原形”。先说“变形”。
    在《沿铁路行走一公里》里,那些从速度中破碎撒落的碎片,又整合起它们的形状,找到了变体,成为一件件器物。往往是和小孩子的生活有关,比如滑轮车,还有《犯罪现场》里的针筒、回力牌球鞋、古巴刀,《小偷》里的玩具火车。
    比较起作品,写作过程其实更不确定可靠,因是在具体的身体心境的状态里,出现反复、回旋、颠倒是很自然的。而作品一旦存在,便是稳定的。我现在只按我所认识的排序来划分阶段。在这个阶段,苏童小说中的人物多少都有些古怪,不合时宜,我为他们命名为“浪漫主义集团”。这个集团基本是由坏孩子组成。他们行踪诡秘、心怀叵测,潜在着犯罪倾向,这让他们在人群中格格不入,惯常受到驱逐和排斥。他们大多过着一种危险的生活,所幸是小孩子,再出格也成不了气候。他们生活在大人的辖制底下,大人的世界是一个合法世界,掌握不可抗拒的法则。
    于是,他们的行为就有了一种哀戚,没什么好果子吃的。身体里骚动着莫名的渴望,精力无限充沛,所受的制约更为具体,失败也更确定无疑。又因为是小孩子,无论行动还是失败就都带有游戏的性质。这游戏表面似乎拷贝了大人世界的活动,但我以为苏童无意影射现实,更可能别有用心,就是将现实变形,变形到一个新的存在产生。小说《独立纵队》,是一个小孩子从合法生活中走出,进入坏孩子社会,也就是“浪漫主义集团”的故事。
    小说写一个叫沈小堂的男孩,家在化工厂门口,既不能进入化工厂孩子们的群体,也不被厂外葵花巷的孩子接纳,落单了不说,还要时不时经受两伙人的忠诚考验。有一幅场景很有意思,小堂从姑妈家回来,被葵花帮在弄口堵住,要他出示通行证,通行证是由他们发行,一元钱一张,小堂只能用手里的西瓜去换。用西瓜换来葵花巷通行证后,便被化工厂的一伙胁持到了“叛徒沈小堂公审大会”上,受到严厉惩罚,并且要求表态站队。这当然与“文革”的派系斗争相似,可孩子游戏的稚气却釜底抽薪般地抽取了严肃性,变成谐谑剧。所以我宁可相信,这只是材料上的借用,因为事情的结局是从拷贝的原型上另开一路,小堂情急之中喊道:独立纵队成立啦!可不是吗?他既不是葵花巷,也不是化工厂,就是独立纵队,就他一个队员,有什么不可以吗?就这样,小堂走入了一个人的黑帮,开始了法外生活。苏童笔下的坏孩子,都是一个人的黑帮,单枪匹马,孤独地施行犯罪。
    《犯罪现场》的题目开宗明义,直指犯罪,这又是一桩什么样的罪愆呢?名叫启东的男孩,从莫医生诊所偷了一支注射器,然后就开始“杀戮”行动。先是理发师老张家的猫蹊跷地丧命,然后左邻右舍的鸡群伤群亡,街坊马凤仙的儿子手腕上鼓起一个黑色的包块,里面注射了某种液体,是启东自制的药水,盐、糖、味精、蓝墨水调和而成。马凤仙儿子的事件虽还未殃及生命,但已经很严重,预示着凶手开始向人类下手了。
    莫医生早就有不祥的预感,他不安地在街巷里穿行,搜寻蛛丝马迹。当终于抓住凶手,怒不可遏之下,给了狠狠一针,这一针可是动真格的了,针筒里注入的是链霉素。多少年过去,街上的铁匠铺里多了一个聋铁匠,而莫医生已经故去。莫医生和启东的对峙中,曾有过这么一句对嘴,大有深意。莫医生隔了门对里面叫喊:“启东啊启东,这样下去你会走上犯罪道路的!”门里送出来的回答是:“你才会犯罪呢。”这就像启蒙时代,现代医学方兴未艾之时的对话,这东西的发生究竟是福是祸?作这样的诠释似乎言过其实,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小孩子的淘气,可它被那么庄严地叙述着,态度的郑重大大超过应该有的程度,事情就在夸张中变形,邻里纠纷升级为文明与野蛮的战争,结果同归于尽。
    令人猝不及防的是一些乖孩子,表面上安分守己,内里却起着杀心,不知这里还是那里,触犯到他们,便事发了。比如《游泳池》里的达生。达生向来在河里游泳,可自从见识过游泳池,就生出一个固执的成见,“在河里是洗澡而不是游泳”。这就涉及仪式了。仪式,也可以视作苏童虚构的方式,无论“独立纵队”,还是“犯罪现场”,坏孩子的游戏和恶作剧,都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事情从原形脱颖而成象征,内涵有效地扩张出来,无聊的琐细变得庄重了。从日常状态到仪式之间,苏童是用速度来变形完成的,就是虚构的意思了。
    《回力牌球鞋》,是又一件与速度有关的物件,而形貌更接近日常状态。滑轮车、游泳池里的蝶泳,多少还有些奢物的意思,是衣食以外的剩余享受,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含义,适用于隐喻。而球鞋这桩东西,直接就是温饱用途,还能延伸出什么指涉呢?这也预示着苏童的谜面更向生活原形接近,罗汉越来越成凡人相。
    回力牌球鞋在那个年代轻易不可得,主人公陶的那双是叔叔从外地带来的,应是上海,穿着它,“人像鸟一样有飞行或者飘浮的感觉”。很快,陶的球鞋就受到朋友许和秦的注意,出于妒忌生出罅隙,然后就有谣言传开,邻街的猫头丢了一双回力牌球鞋陶脚上却多了一双同样的球鞋。猫头专门前来确认,陶的球鞋是白色,他的却是蓝色,事情应该有了结果。然而,陶的回力鞋失踪了,街上风传猫头又有了一双新鞋,却是黑色的。陶很冒昧地找到猫头,当众用刀片划了猫头的鞋,检验那黑色是不是涂上的颜料——“浪漫主义集团”的孩子,不止是坏孩子,更是有病的孩子。猫头立马用一枚秤砣破开了陶的脑袋。事到如今,陶不指望找回球鞋,却想找到真相。他带着头上的伤疤,如同一个寻求真理的烈士,向许和秦发问“到底是谁拿了我的回力牌球鞋”?得到的回答是,拾荒老头捡去了,“把你的鞋当破烂扔到垃圾筐里去了”。这真相带有猥亵的气息,陶跟着许和秦一同哈哈大笑起来,神圣的信念就这么同流合污了。只是,从此陶的姿态发生了变化,目光总是下斜,对着路人脚上的鞋子,这可以说是一种残疾,遭遇过某种暴力而形成的残疾。
    现在,一路散开的碎片重又嵌进生活里,化成最为常见的实物,不再是游戏的道具。罗汉的法器消匿了,罗汉已完成变体,就是你我他。变形的事物复又回到原状,就是你见我见他见,也就是,原形。
    《两个厨子》在苏童的短篇小说中是最写实的。灾荒年里,富豪人家办宴,请来两个厨子,一白一黑,白厨子来历很清楚,顺福楼的师傅,黑厨子就有些暧昧了。他干枯的形容就不像厨子这一行的人,厨上的活计他很不熟练,更可疑的是,他对食物的饥渴状。厨子往往是没有食欲的,而他身上就像附着饿鬼,而且不止一个,还是两个,照应自己的一个,那一个还在喊饿,于是就连这一个也顾不上了。故事结束时,已是办宴半个月之后,白厨子在灾民救济会的赈粥棚前,看见了黑厨子与他的儿子,这才明白,父子俩原来是饥民。这一个短篇,写得很平实,没有苏童惯常使用的隐喻,全是直白,直白的也不过为常态常情,这常态常情很单纯,仅只一个“饿”字,饿和饿又血亲贯通,骨肉相连,所以就是一片饥馑。
    当苏童放弃隐喻,难免也会令人困惑,似乎消失了进入的途径。隐喻可起到钥匙的作用,启动机关,谜底揭开——可谜面和谜底已接近合二为一,或者说互为消解——解密固然有着智力竞技的快感,可却又不尽是阅读小说的满足。小说不只要给人不期然,也要有期然,俗话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情理就是期然。苏童放弃了隐喻,一方面没了钥匙,另一方面似乎也不需要钥匙了。《两个厨子》,其中全是期然,没有不期然,一切大白于天下。但事情却又不像是这么简单,总有些叫人放不下,这人情之常,又不尽是人情之常,你看我看他看后面,还有着一双眼睛,看出你知我知他知里的未知,那就是叙述者的眼睛,将两个厨子的邂逅看成遍地哀鸿。
    最后,我们是否可以来描绘一下虚构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是《沿铁路行走一公里》那个热衷捡拾碎片的小孩,人单力薄,不得不驯从于现实的约束,但并不妨碍“思想在八千米高空飞行”;《独立纵队》里提了一只西瓜回家的小堂,怯懦地加入自己一个人的黑帮;《午后故事》里,目睹英雄豁子被杀的“我”也是他,他渴望成为豁子那样的人,可连外表上相似都做不成,本是要剃一个彪悍的板刷头发式,结果被剃成光头,所以根本没指望做英雄,充其量只能目睹英雄被谋杀,作一个见证;《桑园留念》里,毛头和丹玉殉情而死,名字被悄悄刻到石桥的石栏杆上,那个刻名字的隐身人就是虚构者,他为所看见的人和事,立起虚构的纪念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