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鲁迅的诗心(重读鲁迅之三)
我们这一代读者从小学就开始学习鲁迅的杂文,虽然常常读不太懂,但在脑海里却留下了金刚怒目的先生形象,觉得他既严肃又深刻。但后来接触了更多有关他的研究与文章,所谓人言人殊,有的还大相径庭,又觉得先生的形象变得模糊起来,与我们似乎隔了一层纱。现在回过头来读鲁迅,我首先想到的是: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杂文让我感到,他的一生似乎尽付“征伐”之中,枕戈复待旦,荷戟独彷徨,与看得见的敌人战,与看不见的无物之阵战,自己也因此处处受着迫害与排挤。他的眼光又总是很“毒”,可以从信誓旦旦中看见伪,从豪言壮语中看见怯,对人心世故有一种锐利到可怕的勘破,且把这勘破无所保留地写进文章中。从一方面看,他显然是一个清醒而又勇敢的人,见人所不能见,发人所不敢发,没有什么奸猾可以逃过他的火眼金睛,也没有什么卑琐可以躲过他的如椽巨笔;而从另一方面看,他又确实是一个真诚甚至于单纯的人,他毫不留情地揭露、无所畏惧地“道破”,像极了《皇帝的新装》中那童言无忌的孩子,也照见了自身的真诚、单纯,乃至是不通世故——因为那些真正精于世故的人,反倒于世故是缄口不言的。 所以,如果从内在气质上讲,鲁迅先生倒更像是一个诗人。诗人常常就是单纯与不通世故的——但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屈原就是单纯的,李白也是单纯的,杜甫仍然是单纯的,单纯并且火热的诗心与浇漓而又凉薄的世风一相撞击,往往会孕育无可比拟的诗情,会催生光芒四射的华章。鲁迅先生恐怕也是这样一位诗人,虽然他的诗歌产量不多,生前也没怎么发表,但从这些为数不多的诗作中,我们却看到了一颗真挚、浓烈的诗心。 鲁迅的杂文很冷,读他的诗,我们发现他其实是心很热;他的目光很“毒”,读他的诗,我们发现他其实是人太真。因为极热极真,他与读者总是相见以诚,落在文字上也便坦坦荡荡,无所欺伪,于所爱便爱得深沉,于所憎便憎得彻底。读他的杂文,我们有时会觉得他深刻到了近于刻薄,而熟悉他的人却告诉我们,他其实存心很善。孙福熙在《我所见于〈示众〉者》中这样写道:“大家看起来,或者连鲁迅他自己,都觉得他的文章中有凶狠的态度,然而,知道他的生平的人中,谁能举出他的凶狠的行为呢?他实在极其和平的,想实行人道主义而不得,因此守己愈严是有的,怎肯待人凶狠呢?虽然高声叫喊要人做一声不响的捉鼠的猫,而他自己终于是被捉而吱吱叫的老鼠。” “被捉而吱吱叫的老鼠”正是对鲁迅命运的一个形象譬喻。他存心太善了,因而每每受伤;寄望太高了,因而屡屡失望。他的感情变得日益沉郁,这蓄积的情感洪流在寻找着宣泄的出口,其中一个当然是匕首投枪式的杂文,另一个恐怕就是“无心为之”的诗歌。 鲁迅诗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先生真是个情义之人。他很看重身边的亲人与挚友,不少诗作就是写给他们的: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夫妻之恩,父子之爱,尽数笼入笔端。而在这些诗作中,要以悼亡诗最见情重声悲,比如那首著名的《悼柔石》:“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以梦中慈母之泪对照军阀变幻之旗,更显得世道离乱;朋友惨遭屠戮而自己倾告无门,更见得悲愤难诉。诗人将满腔怨怒写成几句小诗,其中的痛楚可谓锥心刺骨。 读鲁迅诗的另一感受是,他的诗从不吟风弄月,也不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忧愤深广。鲁迅诗饱含感情,常带声色,爱恨强烈而分明,中国文学中自屈原、司马迁肇其端序的“发愤以抒情”的传统,在鲁迅诗中沿其流而扬其波。他早年赋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满腔忧愤与报国热情就已经破纸欲出。而作于生命后期的《自嘲》,其颔、颈两联这样写道:“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读来真觉字字千钧。如果说“破帽遮颜”乃是一种自污、自秽、自远小人的养晦做法,那么“漏船载酒”就体现了不忧、不惧、不言退缩的英雄气概。“横眉”与“俯首”两句更是妇孺皆知的绝唱,充分表露了鲁迅的坦荡与深情:对敌人报以横眉冷眼,对人民付以赤胆衷肠。他的另一首《无题》也写得极好:“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浩茫心事达于天宇,万家忧乐系于心头,伏身在寂籁无声的暗夜之中,聆听天际滚滚而来的惊雷——这简直就像一幅意境幽远而又满纸风云的画面! 鲁迅先生最为苍劲的一首诗,大概要算作于生命最后一段日子的《亥年残秋偶作》,这首诗饱含身世之感与苍凉之慨,而不妥协的战斗精神依旧迸射而出:“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诗人历经艰难,最后老归大泽,而外面仍然是千官奔逃,民不聊生,彻夜无眠的诗人立于窗前,听远处的鸡鸣传来,更感到长夜阒寂,他抬头仰望满天星斗,那横斜闪烁的所在,仿佛是希望之所寄托。这首诗让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期,依然保持着“竦听荒鸡偏阒寂”的警醒,保持着“起看星斗正阑干”的战斗姿态。读这首诗,就仿佛在读他对于人生的总结、对于世道的感怀、对于理想之未能实现的沉痛、对于理想之终将实现的希冀。他始终是一个执着的诗人,到最后依然不堕对于未来的期望。 鲁迅先生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妙,这在他的诗中显露无遗。咀嚼他的诗歌,上可品到屈骚情怀,中可体味唐人风韵,下可触摸龚自珍的筋骨。他的诗以旧体居多,虽间或也有新诗与民歌体出现,但无疑以旧体写得最好。另外还有一本散文诗集《野草》,读来实则不脱杂感的味道。其实无论旧诗还是新诗,鲁迅先生都近于无心为之,并没有倾注太多精力。他自己曾说:“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太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寥,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但世界上越是无心为之的东西,往往越少了雕琢与伪饰,因而越能见出本色与性情。鲁迅先生“打打边鼓,凑些热闹”的诗歌,却成为五四以来中国诗坛上意外的丰硕收获,也难怪郭沫若会如此评价:“鲁迅先生无心做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相照。”犀角烛怪,是指其思想深刻;肝胆相照,则指其情感真挚——郭老的这个评价,实在公允之至。无论是凭着“每臻绝唱”的诗作,还是凭着真挚、浓烈的诗心,鲁迅先生都无愧为现代诗坛上一位卓越的诗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