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耳的《朵小姐》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小说,小说刻画了朵小姐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她数次婚恋经历,展示了我们这个时代流行的价值观念及其对人的塑造。和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一样,朵小姐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朵小姐在杭州幼师毕业,不肯回老家三门,找个幼儿园工作,老老实实当幼教,在三门县城再找个条件好点的男人嫁了,这不是她要的人生。她看着镜子里面的姑娘,穿上8厘米的高跟鞋,举起双臂向上攀伸。她的一点小野心要实现,必须呆在杭州,或者更好的地方。”在杭州,她先是认识了做玩具生意的伟国,在他的强烈追求下委身于他,但她觉得伟国个子矮小,并未真的看得上他,不甘心跟他结婚,这个时候她在网上结识了阿奎,从吃夜宵开始,一来二去,两人好在了一起,她借住的姐姐家的房子结婚要用,她便搬去了与阿奎同居,很快两人就订婚、结婚了,“婚姻生活开始时给人安定感,阿奎和朵小姐各胖了五六斤。家里开销阿奎出,朵小姐的衣妆自己买。朵小姐不上班,每天在家就化化妆,看看电视。”两人的婚后生活并不顺利,阿奎到泉州去跟朋友做生意,朵小姐先是跟阿奎的爸爸妈妈奶奶住在一起,后来阿奎的姐姐生二胎,要爸爸妈妈去帮忙照顾,她便和“婆婆的婆婆”在一起住,很不方便,“其实是阿奎想回来,和朵朵一起去朵朵三门老家开个农家乐,阿奎的理想,不过是当个农家乐的老板,热情招呼客人,养养鸡,种种菜,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当个新农民。朵小姐说,我才不想回乡下。”两人聚少离多的生活带来了裂痕,最终两人分手了。 在离婚前后,朵小姐和姐夫的同学陈光明一度有过暧昧,“自上次跟他在月夜的葛岭唐突之后,他此后没有表示,倒像是忘了,想来只是逢场作戏。现在他又来惹她,却让她有一种被搁置良久又被捡起来的解脱感。如今她是自由身,每一天都是空洞无边的,她乐意从了他。”但两人的情感也并没有维持多久,这时伟国又出现在了朵小姐的视野中,他已成了一个资产上亿的商人,“现在她离婚了,尽管她化了十分精致的妆,他一眼就看出她比从前憔悴多了,美貌开始衰退,他心里不禁有些怜悯她。她快一无所有了,却仍有一颗好高骛远的心。”于是她又和伟国走在了一起,“朵小姐的内心挣扎了几回,伟国是有家室的,如今真走到做他二奶这一步了。还是心有不甘。”但是相亲了几次之后,她也对别的男人失望了,于是先是和伟国同居,后来生了孩子,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伟国说到国外去生,于是他们去了葡萄牙里斯本,“他告诉她,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近来风声有点紧,为了资产的安全或者说转移,他打算先跟义乌那边的正牌妻子假离婚,再跟朵朵办个结婚证。这样,他所有的孩子都有了合法性,公司财产也更安全了。”两个月后,朵小姐依依不舍地送走了伟国,“但从此伟国仿佛从地球上消失了。朵小姐找了他一个月都没有音信,各种方式都联系不上。没有人告诉她伟国去了哪里……” 朵小姐的最大特点是“不甘心”,她一开始看不上伟国,是“不甘心”,跟阿奎过四平八稳的日子,也是“不甘心”,跟陈光明在一起,也是“不甘心”,后来又做了伟国的二奶,仍然是“不甘心”,她的不甘心来自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来自于对自我的过高期许,这种“不甘心”并没有转化为个人奋斗的动力,而是转向于对不同人的依附。她一开始不甘心,靠的是年轻和美貌,在家里她的姐姐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学,也给她打开了眼界,她不甘心回到乡下,也不甘心找个幼儿园“老老实实当幼教”,她有自己的野心,也有自己的追求,她的追求首先就是在杭州立足,养活自己,漂漂亮亮地生活,但那种美好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她在心里却并没有明确的想法,遇上伟国就是伟国,遇上阿奎就是阿奎,遇上陈光明就是陈光明,只能随波逐流,而没有主动性。而最大的问题是,她没有足够的力量或资本支撑自己的梦想,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时常遇到肥皂泡的破灭。 《朵小姐》让我们想到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德莱赛的《嘉丽妹妹》,以及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这些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不甘心”的人,一个想融入一种更美好生活而不可得,最终梦想破碎的故事。在爱玛的爱情波折中,在嘉丽妹妹进城的历程中,在盖茨比的个人奋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现实的撞击中那颗破碎的心。《朵小姐》也是这样,但不同的是这篇小说更多带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那就是人人都有要过更好生活的意识,但是又不想付出努力,只是停留在对他人的幻想上,只想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然这也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固化有关。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凭借个人的努力实现向更高社会阶层的流动,已经是极为困难的了,所以在朵小姐的视野中,从来也没有与她处于同一阶层同一处境的年青人,她从来不留意这些人,她所关心的都是伟国、阿奎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已在城市扎下根的人,而她最后所面临的困境,也正表明了此路不通,接下来她将会有怎样的结局呢?作者留给了我们一个悬念,也留给了我们一个丰富的思考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