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名师的诗意浮雕 ——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精神需要标杆。在教师队伍里,有一批坚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高尚、学识扎实、具备仁爱之心的特级教师。他们站立的姿态便是教师的职业标杆。这些精神标杆如何炼成,他们具备哪些共同的“基因”,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复杂多元的教学情景时,他们是如何跨越沟沟坎坎?他们又怎样将平凡的日子变得“有光有花有童话”,把教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不同凡响? 陈日亮、程红兵、黄玉峰、王崧岳等26位名师,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感悟提炼成文,悉数呈现在《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朱永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让读者尽情领略他们的精神气质与教育情怀。 26篇文章,如同26座灯塔,26位名师各自真诚的言说,读来有如办公室里的同事,很近亦很远:近的是他们如自己一样始终站在讲台,他们的困惑和经历与自己那么类似;远的是他们通过摸索都练就了各具特色的压箱底绝活。 专业有特长,做一个心中有风景的人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众所周知,“内圣”才能“外王”,“化人”必先“修己”,自我修养永远在路上。有人说“实践者最有发言权”。教师的专业特长必须在课堂实践中展现,没有日积月累的实践,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智慧”的,更别说“艺术”了。从名师们的言说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是在匀速运动中磨砺出领雁的灵性。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学不停步能使自己的桶装水不断净化,只有与时俱进的“活水”,才能够与学生的兴趣“共此时”。只有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思考,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教师智慧生长的土壤,是智慧的催化剂,更是教师智慧生成的重要条件。 先哲曾云:教育永远是做的哲学,答案永远在现场。读书固然重要,但是实践出真知,这样教师智慧才好慢慢积累起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课外”。孙双全老师为了上好《春望》,研读了十多本书籍。为了准备《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一课,他把自己浸入在冰心的世界。有人说,机遇就像一匹骏马,只有做好准备并且有实力的人才能抓住缰绳,一跃而起,骑上这匹飞驰的骏马。 心中有梦,粲然若花。唯有抱定宗旨,才会志远行近。 薛法根老师也曾有“堤内损失堤外补”“磨洋工”的困惑,对那些顽劣偷懒的孩子,就采取“盯人”战术帮助孩子“削枝强干”……他从身边的同事身上看到的是农民般朴素的教育智慧:农民相信每一棵庄稼都能生长,都能结出饱满的果实,绝不会抱怨庄稼长得慢、结果少,而只会从自身寻找原因。那些老师内心深处有这样的教育信念:每个孩子都是“世间唯一”,教师当如根雕师。从教之初的这段磨工,消除了他当初的那种孤傲与急躁,静下心来,安然地过着教育的日子。其实,教育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过日子,无须天天“山珍海味”,如同每天的“粗茶淡饭”,恰能滋养人。习惯、修养、书卷气,便在不知不觉中潜滋暗长,就如庄稼一样,你每天细看,看不出它有变化,然而它却在悄悄生长。这样的日子里,每一节课,便显得从容淡定,不需要太多的精雕细刻,不需要太多的精彩纷呈,静静地做,对教学日久生情,而非一见钟情。作为教师,其职业幸福感,来自于教师对学识、能力等素质升华的渴望,来自于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享受为师的快乐。“成功不必在我、奋斗当以身先”。需要有执着的“尖茅草”的精神,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需要“挖一口属于自己井”的战略眼光,只有淡泊宁静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说到底,教师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不仅是用学识教书,更是用心灵育人。 经验有特点,做一个“立”体的教育人 众所周知,教师从教的特点和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别人给的,智慧要靠教师自己去创造、去努力才能得来。特点和智慧是一种灵气,它需要底气来支撑,而底气来自文化知识的积淀。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就是读书能丰富生命,净化灵魂,拓展胸怀。 曾读到这样一句话:“即便是个子矮,也要站到巨人中间。”这话有味道。的确,选择和谁在一起很重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才不会卑俗。“站到巨人中间”,绝非附庸风雅的攀附,而是真诚选择向“巨人”致敬和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习陈日亮老师不间断的阅读、写作,学习他“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学习陈铁梅老师“把学生眼睛唤醒,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教孩子‘带得走’的美术,成为最好的自己。” 高万祥老师说:“读书是教育之母;成功者往往是一个阅读者。” 面对帽子一顶顶,荣誉一项项,他扪心自问,认为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比一般老师勤于读书。 其实站到巨人中间,就是把许多人的生命加诸自己之身。而好的教学经验,恰好是优秀教师的精髓。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学与练相互促进,教学永远在现场,相信“范本”,迷信“实录,”没有“相荡”,没有“相击”,又何来“涟漪”与“灵光”?学习实践相结合,不能止于表面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循其经历、持其心态、秉其品质、建其精神,让自己的教学内容由“胖”变“瘦”,教学环节由“碎”变“整”,训练由“浮”变“实”,教学形式由“花”变“朴”。 说到底,教育的名字就叫“经验”。教育的经验来自善良的心底、鲜活的生活和对教育深刻的理解。“大智闲闲,小智间间”,有经验智慧的教学需要教育的闲适与宁静,是我们应有的行走方式。 教育有特色,做一个捍卫教育常识的人 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教师,我们用好“望远镜”,看事情更长远,遇到挫折就不会怨天尤人。做好每一件微小的事,是成为好教师的基础。教育教学的特色如何形成?“苦练十年,不如名师一点!”大道无形,教学无痕。融“有为”于“无为”,寓教学于无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无痕,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一点点浸入师生的心田,融入每一个孩子的血液,也潜入、流注和运行于班级良性循环的血脉中。 传道授业是教师的职责和初心,在程红兵看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研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道”的线形轮廓越来越明晰:“道”是每天生活中要遵守的道理,是生活中的准则。“道”是初心,“道”是目标,“道”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教师必须是“道”的传承者,每位教师都是学生走向历史的一座桥梁,而今,我们对于师道的含义有了一些新的阐释和要求,即在日益变化中坚守常识,坚守底线。 面子易学,里子难补,捍卫教育常识,就必须像黄玉峰老师那样带着真知灼见去生活,努力让自己内心强大,无须在意众声喧哗。在合乎自己脾性的领域里浸润良久,得到了完美的润泽,于是他到了老年,才会有这样一种慈蔼淡定的面相、独立自尊的姿态、安之若素的性情。就像古玉上的包浆,温润、醇厚。成就“包浆”需要经历内心深处那些“美妙无比的痛苦”,需要经历酷暑寒冬,需要恰到好处的摩挲与反省,需要一半命运的磨砺,与一半命运的垂青。 教师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者,而且是公共性的社会良知者与实践者。时下,教师所授之业,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而忽视了学生学力的提升。所解之惑,是更多关注学习,而忽略身心成长的心理、生理生活之惑。 捍卫教育常识,就要像吴非老师那样,身为教师,不仅应关注课堂发生的事情,而且应关注社会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要把握社会进步的方向和社会变革的脉搏。一个时代,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而教师的高度来源于对师道的继承和弘扬。 胡兴松老师说:一个人思想有多远,他就能走多远!思想,是成就名师的灵魂。一个真正的教育人理应成为“实践的思想者”和“思考的实践者”,以灵魂唤醒灵魂,以思想孕育思想。 诚然,特级教师不能特立独行。一个合格的特级教师必须在教师集体之中发挥好带头人的作用,以“人梯”和“春泥”精神,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他(她)不仅会“交流”,而且会“交锋”;不仅会“创造”,而且会“创作”;不仅会“演说”,而且会“立说”;不仅会“分享”,而且会“共享”。这样的特级教师,在一所学校,在他(她)的周围,肯定会“群峰竞秀”而不是“高峰兀立”,肯定会“满园春色”而不是“红杏一枝”。 这样的教学思想汇集,言人人殊,有断面之嫌,不过一滴水可以看见整个大海,一缕阳光可以洞见整个宇宙。因为作者与读者的阅读都是开放式的,横向与纵向,至上与至下,时间与空间,都留下很多思想漫步的天地。 大量的信息都在书中,有兴趣的读者尽可以跳进去,相信品味书香,启迪智慧,萌发研究的力量……(作者段伟,系湖北英山实验中学大别山区种子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1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